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5-26 19:20

4月電子、光學生產指數衰退

2015-05-26聯合報 記者高詩琴、余佳穎/台北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昨天公布四月工業生產指數及商業營業額統計,受到大陸紅色供應鏈崛起,四月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生產指數衰退13.37%,終止連續14個月正成長,零售業也因為油品價格下跌,商業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減少2%。
四月工業生產指數較去年同期小增1.15%,是去年二月以來最低增幅。統計處副處長楊貴顯表示,手持行動裝置、伺服器與照相機都減產,抵銷工業電腦、電腦零件等增產貢獻。部分手持行動裝置廠商也因國際競爭,銷售也不如預期。加上大陸紅色供應鏈興起,導致電腦與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減產。
四月商業營業額表現也很黯淡,批發、零售業都呈現衰退,只有餐飲業仍成長2.5%。統計處表示,上月雖有茶飲料農藥殘留問題,但天氣炎熱拉升咖啡、冰品需求,以及清明連假帶動消費,帶動餐飲業營收成長。
工業局組長胡貝蒂指出,「這個現象已經不是一天、兩天」。據台灣電子與光學廠商反映,大陸已開始提高自製率,台灣未來要走向中高階產品路線。例如未來若有新的蘋果周邊產品,也算是中高階。
另外,電子零組件業增幅減緩,主因是智慧型手機晶片市況轉弱,而且面板、太陽能電池減產、半導體庫存水位調整。汽車及零組件因為部分車廠產線更新以及新車零件供貨不足停工,加上進口車款的競爭,導致轎車、大型貨車與零組件明顯減少,衰退15.88%。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各產業皆面臨問題,石化橡膠由於油價下跌,僅有去年油價一半,影響廠商出口、備貨意願;機械產業方面,因為日圓、歐元貶值競爭關係,出口受挫;至於電子業,則截至目前仍沒有亮點產品推出,廠商備貨需求弱,都是整體指數下滑原因。
不過孫明德指出,由於美國預期第二季經濟表現加速、歐元地區經濟表現也比預期好,大環境轉好情況下,下半年應可保持審慎態度,經濟表現應不致太差。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