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5-07-31 07:57

做模型緬懷 「菸樓養大很多孩子」

2015-07-31聯合報 記者呂慧瑜/竹崎報導
居住在竹崎鹿滿的著名建築老師傅陳振龍,除了做建築本業,早年更當過10多年菸農。有感於大阪式菸樓帶動台灣南部菸葉發展的重要歷史價值,他製作的第一棟建築模型,就是大阪式菸樓。
「大阪式菸樓,養大很多台灣孩子,更帶動台灣經濟發展史!」陳振龍說,在未引進大阪式菸樓時,台灣的菸葉都僅是以日曬方式乾燥,稱「黑菸仔」,但品質差、價格不好無法出口;民國39年由日本引進的大阪式菸樓藍圖,帶動台灣菸產業的發展。
民國40年開始,台灣南部及東部客家庄,短時間內建滿菸樓,「有一棟菸樓,生活就很好過」。陳振龍指出,菸農剛開始還不太會種植菸草,經不斷改良後,菸葉從原本45公分,陸續變成55公分至70公分長,第2、3代的大阪式菸樓,也像菸葉一樣,愈蓋愈高。
陳振龍表示,10年前到文化局開會向當時長官提出,大阪式菸樓對台灣菸業發展史具有很重要意義,盼能建造原版1比1菸樓,留給後代了解台灣菸樓歷史,卻礙於經費不足無法達成。一氣之下,他立誓要靠自己,做出「有穿衣服及沒穿衣服的菸樓」。
依著那次機緣,陳振龍循記憶手繪出菸樓建築藍圖,更做出令人驚艷的第一代大阪式菸樓外觀及內部空間配置模型;這也開啟他走上製作古建築模型的道路,每當新作品完成,立即成為鎂光燈焦點,對於菸樓也充滿無限懷念。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