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4-01 08:05
鴻夏明簽約 夏普三大讓步
鴻夏明簽約 夏普三大讓步
2016-04-01經濟日報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鴻海入股夏普案,雙方將在明(2)日簽約,傳出夏普在合約內容對鴻海相當禮遇,除了已知的接受降價千億日圓入股之外,還包括若因非鴻海因素導致破局,鴻海有單獨收購夏普液晶面板事業的權利,並且暗示鴻海未來可以裁撤夏普員工。
鴻海副總裁戴正吳等高層本周三出席重大訊息記者會時,對雙方合約內容多低調不談,僅透露鴻海最終以3,888億日圓入股,較夏普2月25日董事會初次決議的金額降低1,000億日圓。
市場當時便解讀,夏普願意接受降價入股,已是對鴻海釋出善意的第一步,也透露夏普內部對引進鴻海的迫切期待。日本媒體根據夏普釋出的資料發現,夏普不僅願意接受降價入股,還對鴻海有多項禮遇條件。
首先是夏普同意,雙方簽約之後,若是因夏普自身緣故或其他非鴻海因素導致導致破局,鴻海仍有可收購夏普液晶面板事業的權利。市場猜測,藉由此條款,若未來夏普業績進一步惡化、股價走跌,鴻海將有理由擱置出資,並有可單獨收購夏普面板事業、捨棄夏普其他事業的空間。
夏普並於公開的資料中,多出了2月25日董事會決議所沒有的「結構改革」、「事業重整」等暗示鴻海可進行裁員的字句。郭台銘曾在2月5日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若未來鴻海參與夏普經營,「夏普40歲以下的員工,絕對不會裁員。」暗示鴻海入股後,夏普40歲以上可能是裁員的主要方向。
此外,在夏普公布的資料中,關於鴻海原先允諾「維持夏普一體性」的保證事項中,追加「不包含太陽能電池事業結構改革,或為滿足股東最佳權益所進行的事業重組」等條款。也讓外界添增未來可能出售其他事業的想像空間。
日本媒體並報導,夏普於本周三的董事會中,針對鴻海入股案,有11名董事贊成、二名反對,有別於2月25日的「全員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