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論壇
登錄
/
註冊
分享
發帖
請輸入關鍵字
遊客
Lv.0
0
認同
0
銅幣
首頁
論壇
許願
錢包
薪資
任務
排行榜
簽到
New
勳章
遊戲
New
股票
考試
New
社區
›
健康養身
›
落枕 莫直接按壓局部痛點
股海煉金
期天大勝
實力養成
您真內行
投顧明牌
財經刊物
價值投資
房產
權證
選擇權
基金
盤後分析
品味生活
健康快樂
勵志成長
幽默搞笑
哈拉閒聊
健康養身
全員公投
發達公告
B
發達集團高級顧問
來源:
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4-04-06 22:13
落枕 莫直接按壓局部痛點
落枕莫直接按壓局部痛點
中央社 – 2014年4月6日
多數人有睡醒後脖子卡住的經驗,台南市立醫院表示,這是俗稱的「落枕」,好發於青壯年,若直接按壓局部痛點可能加重疼痛。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顏志安指出,落枕是常見的症狀之一,往往因睡眠時頭部姿勢不良而發病,所以稱為「失枕」,多見於冬、春兩季。
症狀輕微可於2至3天緩解自癒,嚴重者的頸項僵硬疼痛,可能會持續一週至數週,活動明顯受限。
其實,落枕不全然在睡眠後發病,不少久坐不動的上班族,因長時間在電腦前,肩膀常常不自主用力,也很容易形成落枕。
長時間側頭看東西、低頭看書,也都可能出現落枕症狀。
顏志安說,落枕後,局部肌肉緊繃,若直接按壓局部痛點,可能會加重疼痛。建議按摩肌肉的起始點或終點,再使用濕毛巾熱敷患部,初步可緩解局部不適。
避免落枕,平時應注意姿勢端正,放鬆肩膀、收下巴,每坐半小時就起來活動。睡覺時要挑選適合的枕頭,讓頸部放鬆,
冷氣不要直接吹向頸部,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運動及飲食習慣。
===
濃妝畫眼線 當心電眼變乾眼
中央社 – 2014年4月6日
眼科醫師說,不少人通過淚液測試,眼睛還是很乾,這是屬於缺油的乾眼症,
常用含有防腐劑的人工淚液,經常眼妝眼線濃厚,都會讓眼睛更乾。
基隆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孫啟欽指出,乾眼症的診斷方式,除了把紙條放進下眼皮刺激掉淚的淚液測試,以便了解淚水是否足夠之外,
還要用有色藥水滴在眼球上色,測量淚液在角膜結膜上停留崩解時間,判斷淚液是否缺乏脂層而無法保濕。
「我都要我太太化妝時不要畫眼線」,孫啟欽說,有些電眼妹淚水分泌足夠卻乾眼,是因為眼線擋住眼瞼的瞼板腺出口,導致瞼板腺液分泌不足,以至淚液缺乏脂質,無法保水,引發乾眼症狀;
臨床還發現,脂漏性皮膚炎、酒糟鼻體質的人,也容易出現淚水缺油而乾眼的問題,可能與脂質分泌異常有關。
他提醒,某些眼藥水、人工淚液含防腐劑,也會影響眼淚品質,愈用愈乾眼。
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惠川指出,淚液由外而內分為脂質層、水液層與黏液層,超過5成以上的乾眼症患者是缺水也缺油,
近年研究認為,老化、自體免疫疾病、使用某些藥物等,導致瞼板腺脂質層分泌不平衡,可能是導致乾眼症的主因。
台灣乾眼症人口每年成長1成以上,鄭惠川提供6個簡易自測,
包括:眼睛是否曾感覺乾澀?眼睛是否曾有異物感像沙子在眼睛內?
眼睛是否曾有灼熱感?眼睛是否曾經紅紅的?注意睫毛上有很多皮屑嗎?眼皮曾有黏黏的感覺嗎?
如果有任何一項,就要留意可能是乾眼症,嚴重時會導致視覺對比降低、模糊、眼表發炎反應。
===
頂尖選手分優劣 差在牙齒好壞
中央社 – 2014年4月5日
牙醫表示,頂尖運動員如果妥善照顧牙齒,奪金機率就愈高。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在倫敦運動口腔健康與表現(Oral Health and Performance in Sport)會議發表的報告指,運動員口腔衛生通常都不理想,可能影響訓練與表現。
在精英運動頂峰,輸贏差距很小,些微幅度的改進,就能產生重大差異。
英國拳擊代表隊醫師已試圖改善選手口腔健康。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Sports Medicine)的研究報告顯示,有1/5的運動員表示,他們的口腔健康影響到訓練與運動會表現。
牙醫在會議中指出,牙痛可能打亂睡眠與訓練,牙齦發炎可能干擾身體休息,進而影響比賽表現。
口腔衛生不良會有廣泛影響並非不尋常。英國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表示,口腔衛生欠佳與罹患第2型糖尿病和心臟問題有關。
經常使用牙線、漱口水並維持良好刷牙技巧,無法將週末跑者轉變為奧運選手。
但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實證口腔衛生國際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Evidence-Based Oral Health)主任尼德曼(IanNeedleman)教授表示,這會對精英運動圈產生衝擊。
他告訴BBC:「頂尖精英選手間的差別很小,因此是點滴的細節累積獲勝。所以,跟其他層面一樣,口腔衛生將構成差異。」
3.4k 次閱讀 ⋅ 16 條評論 ⋅
舉報
認同 (
0
)
打賞 (
0
)
轉發 (0)
收藏 (0)
評論 請先
登錄
或
註冊
昨天
所有
本月
本周
昨天
今天
最新
點讚
感謝文
討論文
全部評論(16)
查看更多
熱門資訊
打氣旺! 左流右新疫苗「2階首日」 超市.賣場能打|TVBS新聞 @TVBSNEWS01
【寰宇大視代】秋冬進補吃出病?甜點藏毒、重鹹養癌 台灣人「從小習慣」的兩種味道 恐讓胃癌風險高97%|#寰宇財經新聞
他36歲「夜夜頻尿」竟是嚴重糖尿病! 醫揪「喝1飲品」替代水惹禍
長期糖尿病逼近洗腎邊緣! 中西醫合療助六旬女遠離危機
戴東原教授科普獎 衛教民眾糖控、迎接超高齡社會
糖尿病前期「腸道菌相」看端倪 營養師研究登國際期刊
新型降血糖藥物大發現!降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低血糖和心衰竭風險
封面故事/斷崖式衰老 從主動脈開始
糖尿病年輕化 專家:均衡飲食搭配適度營養補充 助糖友穩糖保健
5大危險因子易引發糖尿病併發症 「全面照護」控糖關鍵
B
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