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3-28 17:02
外銀獲利衰退 啟動瘦身拚ROA
2016-03-28 16:33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
台灣經濟低度成長,加上政黨輪替後,新政府上台,兩岸關係恐又有磨合期,不利於銀行業務推展,在台外銀啟動瘦身。外銀主管指出,如果兩岸關係磨合期未停,瘦身期將會隨著磨合期而拉長。
統計至去年底為止,國內外銀在台子行,包括澳盛銀、渣打銀、匯豐銀以及星展銀等,全年稅前盈餘全數出現衰退,總計年衰退幅度超過20%,速度高於其他國銀。
其中渣打銀衰退幅度最快、達55%,稅前盈餘較前一年度腰斬,僅剩16.56億元,創下6年來新低。澳盛銀也衰退超過20%,星展銀更慘,因為原本年度稅前盈餘就不多、不到5億元,去年稅前盈餘僅剩下3.5億元,表現為全部本國銀行倒數第二名。
市場預料,匯豐銀首季已經裁撤四家分行將只是第一步,如果業務成績無法恢復過往成績,未來恐將有更多外銀傳出「瘦身」運動。
據了解,去年下半年國際經濟情勢震盪,歐系外銀檢視全球各區域業務,發現台灣在內的部分地區獲利表現不佳,因素包括台灣市場過小,台灣經濟體又以中小企業為主,中小企業近一兩年生意受到無法有效擴大營運影響,無法拓展,銀行業務跟著停滯。
外銀在台分行也好不到那裏去。根據資料統計至去年年底,外國銀行在台分行淨值較前一年度增加3.07%,資產大幅減少11.87%、減少3,739億元,稅前損益減少6.89%。投資銀行業務也在台灣吃到閉門羹,台灣家族企業多不願意輕易出售自家企業,加上法規限定甚多,許多投銀私下感嘆,近年併購業務縮水厲害,幾乎不像過去榮景。因此,許多外銀去年起被迫開始進行瘦身,以力保R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