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3-20 09:29

25檔基金將搶市 四類最熱

25檔基金將搶市 四類最熱
2016-03-20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國內投信業者因應全球金融市場變化多端,積極募集多元產品,統計上半年至少有23家投信計畫推出超過25檔基金,以「入息」、「收益」、「全球」、「多元」特色最熱門,反映在低利多變的環境,投資策略需轉向靈活多元配置。
根據統計,上半年投信接力募集多資產配置概念基金,年初由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打頭陣,及至近期,新基金類型逐漸多元,一方面,訴求穩健的多重收益基金只增不減,包括富蘭克林、野村、新光、瀚亞、柏瑞、安聯、台新和景順投信,都遞件申報相關產品。另外,著眼特定市場揮別利空、鹹魚翻生,或為完善旗下產品線,前進特定資產的股票、債券、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或產業型基金也陸續推出。
安聯投信指出,隨美國確定步入升息循環,歐日主要央行實施負利率政策,金融市場的遊戲規則改變,不但市場波動擴大,投資操作難度提升,負利率也侵蝕貨幣市場基金或保守型債券的收益率,收息資產面臨收益稀釋的挑戰。
因此投信募集的主流產品,也從過去聚焦單一券種的布局策略,轉向分散式的多資產概念,高息股、優質債券、REITs等多元的收益資產,提供投資人在傳統股債以外較為豐富的收益來源選擇,代表過往依賴特定資產或息收的投資策略必須彈性化、多樣化,方能因應市場變動。
所謂多元布局,是不斷進行資產價值比較和重分配。摩根投信指出,像是股票價格高於投資價值,減少股票持有,加碼配置短期債券、黃金等避險標的,靜待投資機會,避免在市場發生波動時滿手股票,進入追高殺低,以此達到保護資產目的,在波動環境中不失為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
擁有多元資產投資專家稱號的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Vincent Bourdarie)表示,現階段可留意布局多元資產商品,除了全球經濟發展面臨不確定性,經驗顯示,第2季往往是行情較難操作的時刻,華爾街就有「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名言,大意指5月適合賣股票;台灣產業則有「五窮六絕」的說法。
摩根投信產品策略部協理陳若梅建議,今年投資人應適度調整報酬目標,先訴求穩健型的收益產品作為核心部位,再依自身投資屬性,搭配股票、債券等他類產品做為衛星資產,兼顧保護收益和掌握行情。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