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7-29 13:59
開發金控亮出王牌 壯大國際版圖
2015-07-29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陸股狂潮中,凱基證券的香港子公司無疑是開發金控手中具優勢的一張王牌,不僅呼應政策打亞洲盃,有利國際籌資,還可提升國際能見度,更可以名正言順地參與陸港股的資金派對。
凱基香港為上市布局也籌備多時。除了北向大陸市場,與錦江國際(集團)簽署合資備忘錄,就待ECFA大門一開全力衝刺之外,也與東南亞業務做連結。在既有的泰國業務業,4月在新加坡併購了證券與期貨業務,還準備百億銀彈,瞄準印尼、菲律賓證券業,串起東南亞市場,既要成為大中華區域的跨區整合投資銀行,也要成為東南亞區域的創新領導券商。
凱基香港早在1997年就赴香江開創新業務,歷經收購港資的海裕證券與台資的台証證券而壯大。證券界圈最常談論到是,在台灣政府高度監管證券公司下,香港又是國際金融一級戰區,很多台資公司很難施展拳腳,即使台灣第一的元大證券也沒能在香港攻城掠地,凱基香港卻用靈活彈性的經營策略闖出一片天。
證券界人士透露,凱基進入香港市場之後,原本要發展機構法人業務,沒想到竟在零售業務上大有斬獲,還成功吸引許多大陸內地南下的高資產客戶。那時候,受限於兩岸法令,台資券商對於陸資客戶大多不敢積極爭取,但凱基的彈性作法,卻為自己奠定根基,成為全港最大的股票經紀行之一,並已躋身全港十大期貨經紀行之列。
在向來以金融地產為重的港股,證券股確實可以享有比台股高的評價,但股價波動也不小。
就像陸資券商華泰證券除了已在A股掛牌,也到H股掛牌,卻因陸股降溫而跌破H股發行價,未來凱基上市能否打響名號,除本身競爭力之外,港股的投資氛圍也將是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