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 發達集團風紀稽核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9-25 11:29

關稅.匯率雙夾擊! 生技廠外銷成本暴增3成

關稅.匯率雙夾擊! 生技廠外銷成本暴增3成
17小時前 
非凡新聞 / 記者許娸雯  攝影吳國豪
追蹤非凡 |

字級: 
A+

A-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熟齡人口常補充膠原蛋白,而原料就來自於豬皮或魚皮所萃取的明膠。根據研調統計,全球明膠原料市場規模,2025年將達47.73億美元,其中歐美市場份額超過7成。屏東一家生技廠,年產明膠與膠原蛋白共4千噸,其中12%外銷美國,關稅加上台幣升值,讓成本壓力暴增30%。業者表示,不做高值化產品,幾乎難以維持獲利,以猶太明膠、禽類明膠和膠原胜等高規明膠,與世界大廠競爭。


新鮮魚皮在-20度溫控下,進廠跳入水洗槽,滾動的潔淨冰水,就像為魚皮做SPA,洗去血水與多餘脂肪,直到接近乳白色,沖入熱水,低溫煮2~4小時,直到萃出魚肉的膠原蛋白,溫度絕不能太高,否則產出的明膠,就會水解。

直擊位在屏東,年產2千噸明膠與2千噸膠原蛋白的生技廠,加上母公司日本生技集團,旗下分布日本、印度、荷蘭、中國等生產廠,集團總產能達2萬7千噸,高居全球前五大。

根據研調統計,全球明膠原料市場規模2025年將達47.73億美元,2033年成長到80.73億美元,年複合成長6.79%。明膠應用領域,在糖果與乳製品等食品飲料占比60%,製藥占比20%,化妝品占10%。全球明膠市場占比中,歐洲最高達41%,北美30%,亞太則占20%。不過外銷美國面臨對等關稅,加上台幣升值雙重打擊。

明膠與膠原蛋白生技廠副總 戴明志:「12%左右是外銷美國,關稅加台幣升值,成本無形中就增加了30%,毛利率可能30~40%,一夕之間可能損失了就30%不見,如果我生產出魚明膠去美國,根本就沒辦法獲利啊。」

因此台廠專攻高附加價值產品,將魚皮萃煮後靜置,表面像一層黃金魚油奶蓋,抽取底部萃取液,放入中和反應槽,酸鹼中和至中性,經過矽藻土去除雜質,再過濾至澄清透明。UF超過濾濃縮設備,再將水分移除,將明膠濃度從3%提升至15~18%,第二階段濃縮,還會再提升到25~30%。最後以蒸汽145度高溫瞬時殺菌,再經過真空桶槽降溫。

明膠與膠原蛋白生技廠副總 戴明志:「我們應該是全球唯一少數幾家可以生產猶太認證的魚明膠的專業明膠廠,因為它必須要有猶太技師到我們工廠駐廠,在我們廠內全程監控,目前市面上,大概只有鯛魚、鱸魚等等必須要做到,所謂的明膠的膠強度,至少要到240、250。」

雖然屏東廠相對國際明膠廠,產能規模不大,但也正因為是小型廠,更能彈性客製化各種高規明膠。
 
明膠與膠原蛋白生技廠副總 戴明志:「我們應該是全球唯一可以生產禽類明膠,雞腳80%全部都是骨頭,它裡面的膠原蛋白非常地少,單價大概高將近八倍到十倍都有可能。」

成形機以低溫擠壓明膠,再住進50米長的乾燥艙,先吹冷氣,將水分溫和吹散,再以熱風收尾,徹底蒸乾,一趟三溫暖後,再粉碎入袋。或是送到膠原蛋白廠加工,投入熱水讓明膠完全溶解,變成液狀,再混入專利酵素,從大分子化作小分子。

明膠與膠原蛋白生技廠副總 戴明志:「我們也是最早在市面上,發展研究出膠原三肽讓這個分子量30萬,變成分子量可能300以下,食用一點點,那血液當中出現的功能性的成分,更快更有效。」

經過活性碳塔,除去異味,再通過板式過濾器,將酵素移除,最終的膠原胜肽水解液,無色無味,先以120度殺菌,再降溫到50~60度,噴霧乾燥成粉末狀,就能包裝入袋。

不只JELLICE生技集團搶攻高規明膠市場,研調統計,德國Gelita AG攻下明膠原料市場最大份額,占全球生產的28%,2024年持續在歐洲開設新廠,產能擴充20%。

起源於法國,總部遷至荷蘭的明膠原料大廠Rousselot,市場排名第二,份額約22%,推出一系列為營養市場設計的明膠解決方案,推升訂單雙位數成長。

儘管外銷美國都面臨關稅與匯損壓力,創新萃取技術與綠色加工,仍是全球明膠廠鞏固江山的最佳利器。(記者 許娸雯、吳國豪/屏東採訪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