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5-07-29 10:40
調漲水價 要抓對時機
2015-07-29經濟日報 胡勝正
台北市明年要漲水價,時機上並不恰當。大家的共識是水價偏低,長期應該使用者付費原則定價,可以授權經濟好轉、適當時間調漲水價,但是不應該先宣布,否則會造成所得縮水的心理作用,內需會更緊縮。
調漲水價時機是否恰當要仔細考慮。國發會前天才發布景氣對策信號跌回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中央大學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也持續下滑,現在大家都擔心經濟成長率能不能保三,行政院也要推動經濟振興方案。
現在景氣不好,有通貨緊縮的風險,消費者物價指數已經連續五個月較去年同月下跌,如果連續兩季都負成長,就是通貨緊縮了。通縮是因為內需不足,大家不買東西,此時再漲水價是雪上加霜,因為水是民生必需,民眾更沒錢消費了,加速通縮疑慮。
有人認為物價看跌的話,民眾會延遲消費,造成內需疲弱。物價看跌是有可能會延遲消費,但是要增加消費,要看有沒有錢,有錢可以慢點買,但如果沒有錢如何買?調漲水價的一個可能是:荷包縮水,大家更不敢消費。
我對水價調漲的時機很有意見。水價不是不要漲,而是應該長期維持在合理水準,台灣下雨量很多,但留下來的雨量只有五分之一,那是因為我們的水利基礎建設不夠,所以適當的水價讓水利基礎建設繼續興建很重要,但什麼時機調漲水價要好好規劃。
台北市考慮調漲公車票價也許是想要帶動物價上漲、刺激內需,但調漲公車票價和調漲水價一樣,時機很重要。調漲公車票價影響的是上班族、沒錢買車的人,這樣很可能排擠這些人的其他支出,不見得能刺激消費,反而會壓抑消費,對減低通縮機率沒有幫助。
北北基要調漲計程車費率這部分比較單純,因為計程車費率是由計程車公會自行決定,基本上是市場機制決定,如果一大堆計程車是空車,應該就不會漲價;公會現在決定要調漲費率,可能很多人搭,所以不怕,不過如果漲價後沒人搭,會再調降。
目前雖然有通貨緊縮的風險,但還是很溫和,民眾不會因為物價看跌就不買,比如資通訊產品,每年都跌價,但大家還是搶著去買,所有的通縮風險主要是內需不足,因此政府政策要刺激內需,這會影響通縮發生的機率。
景氣不好有兩個面向,一個是外需不好、出口下滑,這是全球性景氣影響,另一方面是內需不好;國際景氣我們無法影響,所以穩定經濟要從內需開始,要刺激內需、刺激經濟,政府要介入,用擴大公共建設等手段,而非漲價,漲價會更壓抑內需。
行政院最近提出「經濟體質強化措施」,基本方向可以支持,特別在投資方面,目前台灣經濟面臨的困境,要提升產業競爭力,促成產業結構的調整,才能甩掉中國紅色供應鏈對我們的衝擊;在此情況下,政府要趕快思考下一階段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公共建設基礎建設在哪裡,並且趕緊去做,才能促進產業轉型。(本文為中研院院士、前經建會主委胡勝正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