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5-07-30 21:42

巢運批:花蓮社宅是變相的合宜住宅

2015-07-30 21:24 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
花蓮縣預計八月在新城鄉北埔火車站附近將蓋600戶「買斷式的青年住宅」,巢運批評,花蓮青年住宅實質上是賤賣國土、圖利建商,剩餘甜頭才分給青年的合宜住宅,呼籲花蓮縣政府回頭是岸,立即將青年宅全數改為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
巢運指出,花蓮縣青年宅聲稱由企業「捐助」週轉金蓋房,實際真相是花蓮縣販賣公共資源,作為獎勵民間興辦誘因。企業直接取得由政府擔保的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則是來自於政府作價賤賣給年輕人的「無償」國土。
巢運表示,花蓮縣長傅崐萁為了「空手套白狼」,端出10年轉售閉鎖期的牛肉,但縣府擁有期限內轉售的優先承購權。問題是,在花蓮縣財政昏迷指數緊追苗栗縣的前提下,縣府有多少錢買回房子?又有多少行政能力可落實?有多少能耐可抵抗民意關說的壓力?屆時很可能一句「縣府沒錢」,房子又能自由流入市場上炒作了。
針對傅崐祺聲稱「遍地開花蓋青年住宅,未來房價會因青年住宅的推動回歸合理水平,而不會全面持續飆漲」,巢運認為,其實就是「量增價跌」的思維。實際上,花蓮空屋遍地(14.7%),房價卻只漲不跌,顯見「量增價跌」不切實際,甚至淪為圈地蓋房炒房的藉口。
巢運反駁傅昆萁「政府根本沒能力也不應該推動社會住宅」的說法,批評傅崐萁毫無愧色的承認自己無能,連帶看扁中央和地方政府無法追趕世界先進國家,做好社會住宅的管理與維護。
巢運認為,傅崐萁請慈善團體向民間募集資源、興辦零元的社會住宅,好像是「嶄新」的社會住宅概念,但卻形同大開時代倒車,否定艱苦人一絲一毫可能具備社會住宅租金的「可負擔能力」。
巢運指出,慈善式住宅這種做法曾在十九世紀的歐洲蔚為流行,然而各國早已認識到保障居住權是政府的義務,不能將責任推卸給慈善團體,因而後來全數轉向由政府主導興辦的社會住宅。政府確實可以鼓勵社會福利團體參與社宅興辦、營運與服務照護,卻必須在整體規劃和相關法規上加以主導與扶助。
巢運呼籲行政院長毛治國表態:是否認同傅崐萁的居住理論、是否要仿效花蓮縣的青年宅與社會宅模式?若是如此,眾多民間團體與學者無疑將會大失所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