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本波上演V型反轉大驚奇,強勢股漲幅以倍計算,法人建議,不願追價的投資人,可挑選聯電等低點來反彈幅度低於大盤,且法人7月來明顯回補的15檔「地虎股」,逢低布局補漲行情。

受惠於台灣抗疫有成、新台幣強勢,以及高殖利率等多重優勢,加上站在5G建置、中國大陸去美化等風口,集中、櫃買兩市在3月19日見低後,跟隨美科技股展開強勢反彈行情,今年以來雙雙繳出正報酬,在全球居前段班。
以強勢股來看,挾新藥授權或防疫、抗疫利多題材的合一、中天、瑞基、合世等生技股,以及大啖去美化、宅經濟商機的愛普、世芯-KY、圓剛等電子股,狂飆二倍至八倍不等,但近期市場追價力道不足,股價不是陷入整理就是大幅拉回。
日盛投顧總經理鍾國忠、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均認為,內資為主的櫃買指數日前跌破月線,顯示大戶、中實戶先行退場觀望財報效應,現階段守成比創造獲利重要,不妨將部分資金轉向低基期的落後補漲股,配合基本面操作。
篩選自3月19日來漲幅低於集中市場44.3%、股價淨值比仍低,且近20日法人進場回補的個股,包括聯電、鴻海、聯強、英業達等電子股,以及中租-KY、正隆、南亞、正新等非電子股,不但股價低檔有撐,更有機會因下半年進入旺季或營運自谷底翻揚而水漲船高。
繼台積電股價飆高至歷史天價後,聯電也開始獲得內外資法人關注,主要看好產能利用率提升,以及大客戶聯發科帶來更多訂單。至於鴻海隨蘋果新款iPhone拉貨動能逐漸加溫,營收可望逐月走高,後市填息行情可期。
英業達、仁寶、大聯大、聯強、光寶科等具有一定的產業地位,加上具有低股價淨值比、高股息殖利率等優異條件,在大盤來到30年新高時,有機會成為保守型買盤青睞的標的。
上半年傳產、金融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較大,但隨景氣好轉,中租-KY、正隆、南亞、正新等各領域產業龍頭,可望逐漸恢復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