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5-07-26 20:32
職災死亡給付按年資 不利青年勞工
2015-07-26 聯合晚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勞團指出,18至24歲青年勞工是職災高危險群,立委林淑芬、陳節如9月新會期開議計畫提案,推動青年勞工職災死亡給付修法,刪除現行遺屬年金採計年資的計算方式;但勞動部官員說,「不採年資計算,這社會還有公義嗎?」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陣線執行長黃怡翎表示,當前青年勞工職災賠償機制有問題,因職災死亡給付理賠採年資計算,青年勞工年資短,理賠時較不利。
黃怡翎說,勞工發生職災死亡,僅能領取十個月的喪葬津貼,因為其遺屬所能領取的遺屬年金,採投保年資計算,但青年勞工的年資普遍都短,甚至還會出現年資極短的職災勞工家屬僅能領取基礎保障3000元的情形。
但勞動部對此態度保留,官員指出,「不採年資計算,這社會還有公義嗎?」勞動部指出,服務時間長的勞工及其家屬本應就該有較好的保障,台灣並非社會福利國家,若什麼都要比照他國,「該由誰來埋單?」
勞團和多位立委建議勞工職災死亡給付應朝向「去年資化」修法,勞動部表示此案必須通盤考量,「不應單一思考」。
勞動部統計,我國青年就業人口77.4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口的6.99%,去年5.7萬職災案件中,青年勞工職災就達7968件,占比13.87%。
勞團和多名立委呼籲對於青年勞工的職災者遺屬,應維持過去年金化之前的給付水準,提供五個月的喪葬津貼加上40個月的死亡補償一次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