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5-08-01 13:41
徵收區電線地下化 漏了6根電桿
2015-08-01〔記者黃美珠/新埔報導〕
新竹縣新埔鎮田新區段徵收區,面積十九公頃多,號稱要讓全境電線地下化,卻被中正路卅五巷東側紅磚人行道上的六根電桿破功,變成一區兩制。
對此,縣府工務處表示已經請台電審慎考量,有無可能把這六根電桿移走,使全區電線完全下地。
未考慮交界區外民宅供電
何以發生這樣的狀況?縣府工務處表示,當初規劃時單純就區段徵收區內的電線地下化進行設計,沒有考慮到區段徵收後,新、舊市區交界處的民宅供電問題,以致未及配套,未來會參酌這次的教訓通盤考量。
六根電桿的地點在新埔鎮中正路卅五巷,巷子東側在徵收區內,西側則是非徵收區。東側的配地戶還沒進駐新建住宅,但是西側已經有一排房子需要供電。
民眾投訴說,縣府、台電在東側的紅磚人行道上已預留電線地下化的變電箱位置,卻因計畫區施工只能到卅五巷的柏油路面,路面以西到民宅電表的管溝必須民家自付,否則只能在紅磚人行道立電桿才能正常供電給巷子西側的住家。
區外電線管溝須住戶自費
投訴民眾質疑,電線地下化是政府的既定政策,有助美化市容,整個田新區段徵收區為何只有中正路卅五巷辦不到?
他概估只要廿幾萬元就可解決此一問題,但相關單位幾經協調,仍求住戶自行負擔才能拿掉電桿。
工務處表示,預算必須依法、依科目執行,這樣的狀況,在竹北華興區段徵收區邊陲與舊市區交界處也有出現,可說區段徵收區的邊界,只要有新、舊市區差別的,都會碰到類似問題。基於使用者付費立場,非徵收區內的管溝工程款,確實應由使用者負擔,他們會再思考如何妥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