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9-20 12:24

投信募集 打社群網戰

投信募集 打社群網戰
2016-09-20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網路平台已成基金宣傳的兵家必爭之地,為抓住眼球商機,近期投信募集活動趨向活潑多元,中國信託投信請出「素還真」擔綱微電影演出、國泰投信則由團隊做舞蹈表演。
中國信託投信最近在YouTube推出首支微電影「希望,我也可以」,由霹靂布袋戲的「素還真」擔綱要角,詮釋年輕時代努力打拼,才能在退休享受第二人生,獲得網友正面回響。
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諶家敏指出,此次拍攝主要搭配新產品「中國信託樂齡收益平衡基金」募集,但有別於傳統的行銷方式,電影中未特別提及產品,而是以四分鐘的時間好好說故事,利用軟性訴求鼓勵年輕人認真工作,既符合時下流行的網路傳播方式,也替公司形象加分。
過去中國信託投信未拍過微電影,為了這次任務,不但動員所有員工,甚至請來金控人力支援,拍攝過程費力耗時,最後產出大家都滿意的作品,諶家敏表示,未來不排除繼續採用新行銷模式,期盼吸引更多新客戶認識中國信託。
國泰投信近期為強調新募集ETF追蹤各市場的「正宗」指數,總經理及ETF團隊主管親身穿上相撲裝、原住民服飾進行舞蹈表演,讓募集活動一開始就炒熱氣氛,也成功抓取媒體目光。
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指出,ETF看似單純的指數化投資工具,但不同ETF追蹤的指數其實對投資績效帶來很大影響,為了將國泰產品的正宗特色與其有利優化投資報酬的形象傳給大眾,大家發揮創意、安排表演,先吸引媒體轉傳,進而在網路平台發酵形成效應。
投信業者表示,網路平台已成金融業者的宣傳利器,相較於投信募集活動的積極程度,不少金控、人壽更早開始就推出微電影,溫馨形象甚至成功拉攏年輕人加入集團。
另外,投信若募集主題式基金,發揮空間相對大,像是第一金投信先前募集機器人基金,就在現場找來機器人打架,非常吸睛。
土洋行銷都有梗 黏住粉絲
本土投信為拓展網路口碑,募集活動求新求變,國際化程度高的外資投信也不落人後,尤其擅長經營社群平台,包括摩根、富蘭克林、瀚亞、聯博等投信都吸引不少「粉絲」支持。
目前台灣投資人最愛用的社群平台以臉書、Line為主,這些平台在國際市場也有知名度,擁有龐大資源的外資投信多已將社群軟體視為重要行銷管道,海內外分部甚至互相交流策略,對於各市場的口碑建立不遺餘力。
摩根投信是較早切入的業者之一,數位化行銷最早可追溯至1997年,臉書爆紅造就社群媒體風潮之後,摩根先後成立臉書粉絲專頁、Line、Line@帳號,近期更搭上臉書直播熱潮,將投資活動和即時資訊以直播宣傳,一度吸引全球11個國家、超過萬名用戶線上瀏覽。
摩根投信指出,數位化是金融業的趨勢,但和傳統網路行銷大不相同,現代人瀏覽社群媒體的時間很短,行銷口號更訴求簡單、有趣,像是英國脫歐公投帶來的經濟衝擊,最好濃縮為數分鐘的短片。
發展社群媒體亦有相當經驗的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匯聚的粉絲數高達930萬,其中發布的內容相當生活化,包括創造「阿富」娃娃宣傳理財觀念,上個月還找來露營達人舉行Line直播。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