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6-09-28 10:32
油價大跌/分析師:供給過剩無解
油價大跌/分析師:供給過剩無解
2016-09-28 經濟日報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
全球產油國是否在阿爾及爾國際能源論壇(IEF)同意凍產,受到高度矚目。然而分析師擔心,無論結果如何,石油供應過剩的毀滅性市況都將繼續延續。
高盛集團指出,比起凍產協議,伊拉克、利比亞與奈及利亞等地的武裝衝突緩解,與油價關聯性更高。若這些地區衝突降溫,豐沛的石油供應將再度湧入市場,讓油市重返供應過剩局面。
高盛認為,若保守估計的話,伊拉克、利比亞與奈及利亞恢復產量,將使全球石油供應量每日增加10萬桶。若產油量擴增的程度達到每日50萬桶,高盛可能將2017年的平均油價預期從目前的每桶52.5美元降至45美元。
由於伊拉克中央政府與庫德族自治區達成突破性的預算協議,東北部的基爾庫克油田本月重新恢復營運,伊拉克產油量近期更是達到歷史新高;利比亞上周啟用一處關閉已久的港口出口石油,可能有意讓產油量回到2011年前的高點;奈及利亞政府與武裝叛亂組織尼日三角洲復仇者達成停火協議。
私下大舉產油的俄羅斯與蟄伏中的美國頁岩油業者也不可小覷。占俄國產油量75%的五大石油業者今年來產量寫下新高,明年更可能增產。此外,即便俄羅斯能與OPEC成員國達成凍產協議,油價回升也可能讓美國頁岩油業者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