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10-14 07:49
大立光夠利 一月賺一股本
大立光夠利 一月賺一股本
2016-10-14 03:22:37 經濟日報 記者劉芳妙、簡威瑟/台北報導
iPhone 7發威,大立光昨(13)日公布第3季稅後純益69.6億元,創歷史次高,季增89%,每股純益51.89元;前三季稅後純益142.73億元,雖比去年同期衰退18%,但仍繳出每股純益106.41元佳績,等於一個月賺逾一個股本。
其中,第3季營業利益83.6億元,毛利率68%,季增1.6個百分點,都是單季新高。不過,單季毛利率未如市場預期站上七成大關,是美中不足之處。大立光昨天股價收黑,終場下滑70元,收3,730元,外資法人反手賣超,投信站在買方。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表示,上季毛利率持續走揚,主要受惠搭載音圈馬達(VCM)下降。對於本季展望,林恩平表示,「10月營收不會比9月差,10、11月訂單差不多,但因為目前產能比較滿,實際出貨要看良率而定。」
大立光昨天舉行線上法說會,公布上季營運成果。大立光第3季獲利僅次於去年同期,但去年第3季有業外匯兌收益17億元進帳,今年第3季因新台幣升值,業外認列匯損4.2億元,扣除相關變數干擾,大立光上季獲利仍很「吸金」,單季每股純益逼近上半年總和(54.52元)。
大立光9月營收49.5億元,月增3%,是十個月來高點,礙於目前產能滿載,影響營收成長動能,法人關注大立光產能安排狀況,林恩平回應,由於目前產品種類比較多,影響良率,何時可以改善,還很難說。林恩平說,目前只能依賴良率提升來滿足訂單,「此時不可能再另行租賃廠房支應」。
大立光是iPhone 7鏡頭的主力供應商,同業日商康達智(Kantatsu)新產能良率不如預期,市場估計,大立光可拿下iPhone 7雙鏡頭逾九成比重訂單。法人預期,大立光本季出貨iPhone 7雙鏡頭比重增加,良率有機會挑戰七成以上,續創新高。
對於雙鏡頭進展,林恩平表示,除了美國大客戶(法人認為就是蘋果)之外,還有很多客戶陸續導入,如本季大陸市場新機「高規蠻多的,也有雙鏡頭要出來」。
新廠進度落後 恐拖累i8大立光新廠建設受先前發生公安意外停工影響,實際進度較原規畫落後逾一季,最快要到明年第3季末至第4季才能開始挹注營收。法人憂心,大立光後續動能將受影響,甚至波及蘋果下一代iPhone 8新機生產進度。
另一方面,對大立光而言,蘋果是最大客戶,在產能吃緊下,如何策略調整客戶的比重及訂單,將是大立光未來一年除了克服良率之外,另一頭痛問題。
大立光原規劃新廠會在今年底完工,明年第1季建置無塵室並引進設備,第2季量產。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昨(13)日揭露新廠最新量產進度,預計要到明年中才能開始建置無塵室,明年第3季末至第4季開始挹注營收,比原本規畫遞延超過一季,引起法人高度關注。對照大立光本季產能滿載,加上愈來愈多手機客戶導入雙鏡頭設計,法人憂心,恐影響大立光未來營收動能,由於新廠延後量產,市場憂心,是否進一步影響明年iPhone 8生產進度。
也有樂觀派的市場人士認為,即便大立光新廠進度落後,但在明年第4季以前大立光新廠產能開出的空窗期,鏡頭供應都有缺口,意謂在未來一年之內,沒有人可以和大立光議價,大立光只要能持續提升良率,就能反映在毛利率及獲利表現上,即使智慧手機市場成長動能存有雜音,但手機規格不斷升級、雙鏡頭滲透率提升的趨勢不變,大立光仍具優勢。
分析師:短線有賣壓
股王大立光公布第3季財報,單季毛利率為68%與外資圈估計相符,單季每股純益51.89元則遜於外資圈預期。歐系外資分析師指出,考量大立光股價已處相對高檔區,以及財報結果多在市場預期之中,加上產能已滿載、營運成長動能受限,大立光短線遭遇獲利了結賣壓在所難免。
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呂智穎指出,除了蘋果iPhone 7 Plus採用雙鏡頭外,許多中國OEM廠推出雙鏡頭旗艦機種的速度也比預期更快,因此,儘管獲利了結賣壓可能出現,然拉回均可視為買點。
摩根大通證券則指出,市場對大立光預期已高,也推升大立光股價今年以來展開54%波段上漲,但法說會沒有帶給市場驚喜,偏高的預期將使大立光股價面臨修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