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10-26 07:50
平衡基金 能源型耀眼
平衡基金 能源型耀眼
2016-10-26 04:37:02 經濟日報 徐念慈
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2016年9月底,境外平衡型基金規模已來到新台幣3,190億元,是近兩年成長最快的基金類型,增幅高達80%。銀行財富管理中心表示,受惠當前全球低利環境,投資人對收益的需求方興未艾,助燃平衡型基金的投資熱潮。
不過,國內核備的18檔美元平衡型基金,今年來的表現差異大,根據理柏統計,訴求能源股債題材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年初至今漲幅超過一成,居同類型基金之冠,但側重醫療、消費物資產業的平衡型基金則表現相對失色。
油價歷經了兩年來的震盪洗禮,今年2月中旬終於突破低點,開始向上復甦,尤其9月底石油輸出組織(OPEC)八年來首度達成初步限產協議,更一舉推升油價重返50美元大關;雖然執行細節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但花旗集團認為,來自國際市場與產油國自身的財政壓力,預估減產達成機率超過50%,若協議順利達成,油價明年底將有機會上看至65美元。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日前接受彭博社專訪時指出,從供需基本面來看,高損耗率的頁岩油將逐步達到產量極限,OPEC傳統油田長期缺乏資本開支,產量下滑效應將漸趨明顯,而全球原油需求仍維持每年增長約1%,邊際供需將更形緊繃,原油市場重返均衡將只是時間的問題。
隨油價穩步復甦,能源產業的併購熱潮隨之加溫,據Dealogic統計至12日,今年來北美地區的能源業併購金額已超過230億美元,遠高於過去六年的同期水準,將有望成為激勵股價續揚的另一觸媒。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現階段相對看好大型能源股,著眼債務比相對偏低,且受惠生產成本下滑,現金流量觸底回升,以及穩定股利分派的特性,同時也看好評價面仍有調升空間的能源債後市行情。
信評機構穆迪認為,伴隨油價回穩、流動性回升、以及溫和的成長動能,未來12個月高收益債的違約率將由目前5.7%,下滑至明年八月的4.5%,預期美國高收益債的利差(風險貼水)有再收斂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