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11-15 07:59

川普加持 生醫股有行情

川普加持 生醫股有行情
2016-11-15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加上影響藥廠利益的第61號提案「加州藥價緩和方案」未獲通過,激勵NBI生技指數上周大漲14%,重返3,000點關卡。法人認為,生醫類股選後上漲應不會只是曇花一現,未來半年至一年仍有回升行情可期。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生醫類股利空出盡強力吸金。根據EPFR資金流向統計,11月3日至9日當周,醫療產業型基金流入7億美元,創下2015年10月以來最大流入規模。
德意志銀行最新看法指出,醫療類股將是共和黨完全執政下的受惠者,潛在彈升幅度上看二成,次產業中,除了管理醫療公司可能面臨壓力,生技、製藥及醫材公司皆可望持續反彈。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Evan McCulloch)表示,近一年生醫類股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柯林頓批評藥價大幅下跌,如今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當選,其秉持的藥價打壓政策相對柯林頓溫和,加州藥價提案未通過,國會席次又由共和黨勝出,未來執行藥價改革的可能性明顯降低,選前生醫類股已反映悲觀情緒,後續評價面上揚機率看升。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生醫產業修正長達一年多,在基本面向上趨勢未變下,跌深就是大利多,目前不論長期投資或區間操作,都可望有較大獲利機會。現階段生醫產業本益比僅14倍左右,不僅是今年低點,更是三年多來新低,選後反彈已然揭開「修復行情」。
就近期業績看,醫療產業第3季財報成績不俗,多數優於預期,且獲利年增率優於美股大盤,全年獲利年增率達到8%以上;旨在限制藥價的加州第61號提案未獲通過,藥價下調壓力減輕,有利醫療產業的獲利繼續上修。
另方面,生醫產業一大題材「併購」在選前因政治不確定性,不少銀彈充足的大型藥廠傾向暫緩積極併購,讓業界併購陷入空窗期。江宜虔認為,隨川普上台可望有不同政策氣象,在生醫類股本益比普遍偏低下,可望提高買方併購誘因。經濟日報提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