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7-10-24 08:07
補助政策沒彈性 民眾無福消受
補助政策沒彈性 民眾無福消受
2017-10-24 07:58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蔡維斌、陳雅玲/連線報導
政府推福利政策立意甚佳,但執行時卻往往讓民眾感受不到,「公家的服務不好用,是因為每個規定訂得死死的」,台中市副市長林依瑩以長照補助為例,說出民眾心聲。
林依瑩指出,民眾申請長照補助,得依政府規定的項目才拿得到補助,但每個個案需求的項目不同,如有的需要牙醫到宅服務、有的需要中醫,而不都是居家清潔打掃。民眾覺得政府的長照補助不好用,乾脆自己花錢聘雇外勞,24小時照護符合患者的需求。
她舉例,台中陳姓市民照顧中風父親及紅斑性狼瘡妹妹,兩人都失能,長照員看到家中又濕又臭,病人得褥瘡與嚴重皮膚病;如果依長照規定項目頂多送餐與居家清潔,但長照員依個案需求帶妹妹住院,讓原本不願說話的妹妹肯與人交談。
「看得到吃不到」的政府福利以每年的風災補助最常見,尤其今年元月才修訂的農委會養殖用電補助辦法,政府花錢想幫助養殖戶,但雲林沿海養殖戶許多人說,「有補助跟沒補助一樣」。
本身也是申請人的雲林養殖協會總幹事王坤禾表示,依電費補助規定,須「全月不用電」也就是說整月都沒用電,才可獲補助電費基本費,「這根本不太可能嘛!」即便魚塭停養翻土,也不用一個月。
尤其基本電費減免,需附養殖登記證,雲林縣養殖面積廣大,有登記的漁民才約3000多戶,其中僅1100多戶申請減免,許多漁民對用電補助「無感」。
雲林縣農業處副處長許永瑜表示,漁民用電習慣與一般農業不同,平常少量用電,但遇到颱風或寒流季節時,很容易超過原申請的用電量,只要超過用量,台電就會加收基本電費,因此感受不到用電補助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