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7-11-24 07:41
擁抱陸股 賺新經濟財
擁抱陸股 賺新經濟財
2017-11-24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
阿里巴巴、騰訊、中國平安市值躍居全球之巔,象徵中國資產進入新時代。法人指出,崛起陸企以「新經濟」為代表,錢進中國不但要「喜新厭舊」,更要放眼A股以外,網羅境內外市場機會。
全球市場掀起陸企價值重估潮,阿里巴巴市值已跨越4,000億美元大關,足與美國亞馬遜一較高下,本周港股衝破30,000點「大時代天險」,騰訊市值再比下阿里、臉書,成為首家市值破5,000億美元亞洲企業;同時間中國平安創下2,000億美元市值,躍居全球第二大保險公司,帶動「紅色資本」話題火熱。
經濟日報提供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江彥指出,MSCI明晟宣布A股納入全球指數,到國際資金蜂擁海外陸企,一致展現中國新經濟銳不可擋。
據統計,納入MSCI指數A股成分股已有過半來自新經濟板塊,外資匯入帶動消費升級指標的貴州茅台、騰訊躍為A股股王、港股市值王,均顯示國際投資人發覺新經濟價值,且買盤不侷限A股市場,美港股掛牌的海外陸企也吸引目光。
另一方面,中國加快開放資本市場,推動新經濟族群進一步發揮。
江彥表示,在MSCI宣布納入A股後,滬港通北向通日均量較上半年人民幣8.96億元快速升至13.3億元,南向通也助陣港股、H股大漲,截至11月中,南向通淨流入金額達人民幣5,510億元,更勝北水資金,交投熱點正落在消費、科技、自動化等新經濟概念股。
投信指出,境外基金因應規範,除非是深耕計畫優惠標的,投資陸股僅限一成,配置上早進行A股結合海外陸企、香港H股與紅籌股的布局,境內中國基金雖能全押陸股,但順應趨勢也普遍增持強勢海外陸企、H股,少見純A股基金,此一特色亦為主動式基金不同於ETF的最大差異。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中共第19屆全國代表大會再度強調消費升級、創新科技,官方將模式調整為重質、客製化,甚至結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模式,新消費、新科技商機已然爆發,長線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