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8-05-12 07:58

無現金支付 台灣排亞洲末段班

「無現金支付」在全球日益普及,瑞銀指出,根據最新一期「世界支付報告」,2015年全球無現金交易有4,331億筆,到2020年將成長到7,258億筆。受中國和印度市場大幅成長推動,瑞銀指出,「亞洲新興市場」將繼續成為全球無現金支付成長最快地區,估計到2020年,亞洲占全球無現金交易比重有望「翻倍」、達到30%。
瑞銀指出,亞洲正邁向「無現金」社會;包括印度政府倡導無現金社會,強制廢除500盧比和1,000盧比紙幣,韓國中央銀行積極推廣無現金社會理念,計畫到2020年後「不再鑄造硬幣」。泰國政府啟動「國家電子支付總計畫」推動數位支付。今、2018年2月15日,農曆年除夕,中國大陸總人口的半數、多達6.88億人,都透過微信收發電子紅包,大陸已有超過2/3的網際網路用戶使用手機進行支付。
但亞洲還是有部分國家「絕大多數交易仍使用現金」,反映出全面普及無現金支付方式仍面臨障礙,這些「無現金支付」末段班國家,包括台灣。
根據瑞銀和Euromonitor Passport調查,亞洲仍「高度使用現金」的國家,包括「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印度和台灣」,這些國家都有高達80%以上的交易量「仍是用現金支付」。中國大陸雖也大量使用現金,但現金交易僅占總交易量6成多,不像台灣這麼高。亞洲的開發經濟體,尤其是「香港、韓國、新加坡」,現金交易僅占總交易量的2到4成。
瑞銀指出,「無現金社會」指的是已超越現金,「以數位形式」進行貨幣儲存和交換的社會;無現金交易可包含「各種電子形式的貨幣交換」,例如「行動支付、括信用卡/金融卡」交易,與透過實體的硬幣和紙鈔完成的「現金交易」不同。
瑞銀表示,由於科技創新,及智慧型手機的高滲透率,都帶動亞洲市場的這場「無現金之旅」,從未獲得金融服務或較少服務的數億亞洲人口,可透過數位解決方案享受到金融服務的好處,這對社會也會帶來正面的經濟效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