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9-05-11 17:05
資金避風港 聚焦生醫基金
中美貿易大戰越演越烈,科技股首當其衝,相較之下生技醫療類股表現強勢,市場不僅未出現恐慌性拋售,NBI生技指數甚至還逆勢上揚,成為美股以及全球其他主要市場中極少數翻紅的市場。投信法人建議,近來股市容易出現大漲、重挫波動行情,投資組合應納入抗震能力佳之醫療類股,才能順應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
聯合晚報提供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近期市場避險情緒抬頭,醫療類股亦連帶遭受波及,但醫療保健產業仍屬於中美貿易戰的「非」敏感族群,本次修正過程中,MSCI醫療保健指數下跌幅度低於S&P 500指數,至於NBI生技指數逆勢走高。展望後市,隨著全球醫療年會陸續登場,醫療類股將重回市場關注焦點,並吸引資金抬愛。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則表示,目前生技產業後市展望仍為正向,美國政府支持新藥研發態度未變,且併購動能不減,加上美國總統大選前藥價議題增溫,製藥商逢低收購動能高,提升市場信心;另外市場關注的基因療法、基因修改需求熱絡,能見度也逐漸提升,看好帶動產業另一波成長。因此在操作上,他也較看好癌症、免疫療法、基因療法/修改、罕見疾病等及儀器設備等題材。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呂丹嵐建議,由於美國大選將至,政策力度將加大,不確定性提高,企業獲利可能將因此縮水,短期建議透過選股逢低布局,中長期需觀察研發突破與政策走勢。產業配置上,大型藥廠受政策風險影響較大,生技類股仍是中長期較看好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