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9-06-10 08:57
陸債、新興債ETF 資金進駐
聯準會可能降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周五再破2%關口,壽險等法人因應美債價格高漲,已啟動「買低賣高」策略,今年價格變化相對不大的大陸債、新興債ETF尤其受到青睞,成為新一波低基期「吸金」指標。
6月美國公債價格急遽波動,10年期債券殖利率2%的堅韌關口,在3日被跌破下探1.95%,7日殖利率再探1.97%,重返近兩年低點,連帶使法人採取更積極的換債操作。
據統計,美國公債ETF自2017年發行以來,每個月幾乎都是增多減少,是法人核心部位,不過近來美債價格急漲,買盤大幅減碼,5月來美國公債ETF規模由900多億元降至703億元,減少201億元,創下單月最大減額。
相較下,投資等級債、大陸債、新興債及高收益債持續成長,同期金額雖以檔數多的投資等級債、增加479億元最多,不過大陸債和新興債也吸金逾百億元,各達294億、145億元;增幅來看,後兩類券種分別成長27%、24%,更排行增幅前二。
投信表示,市場買低賣高,原因就在美債漲勢超預期,以10年期公債來說,今年美債殖利率波動幅度0.5%至0.6%,大陸國債僅0.3%至0.35%,新興債也在0.3%至0.4%左右。加上美元轉弱,新興貨幣貶勢可望趨緩,及陸債、新興債市高殖利率等優勢,引導法人進場賺價差、匯差及息差。
經濟日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