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9-07-06 11:15
陸AI人才夯 手捧金飯碗
今年大陸就業市場的金飯碗非人工智慧(AI)莫屬,LinkedIn(領英)商業社群網站發布2019全球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報告顯示,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需求,過去三年間增長八倍;大陸就業市場有超過1萬個相關職位虛位以待,人才待價而沽。
全球產業AI(人工智慧)化趨勢已不可擋,大陸今年畢業的AI相關科系求職起薪已開出人民幣18萬元年薪,最高達人民幣40萬元(約新台幣180萬元),已成未來的明星產業。
大陸今年大學聯招,考生最熱門的科系要屬人工智慧相關的專業,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等總計有35所大學新設人工智慧相關專業科系。
清華大學智慧人機交互研究中心主任史元春指出,今年報考人工智慧相關專業很熱門,原因是整個社會的需求變熱。
各大學新設人工智慧研究院如雨後春筍,主要是學生畢業就職的出路看好,浙江大學國際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孫淩雲表示,電腦科系相對總體就業已經很搶手,而人工智慧的就業崗位主要都是大公司,「目前管道不見得很多,但是崗位和薪酬很有優勢。」
包括復旦大學與谷歌成立產學合作的復旦大學-谷歌科技創新實驗室;阿里巴巴分別與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聯合研究院等合作成立了實驗室、研究基地。騰訊針對大學發起的犀牛鳥計畫,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計算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成立聯合實驗室,拓展人才培養體系。
據統計,大陸人工智慧市場規模2018年為17.6億美元,但到2023年規模將成長達119億美元;特別在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方面,人工智慧創新的人才需求孔急。
據2019全球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報告統計,從全球來看,中國需求AI職位最多,有超過1萬個相關職位正虛位以待,AI人才指數為1.25,也就是125個崗位「搶」100個求職者,粥多僧少,人才炙手可熱。
21世紀經濟報導,AI人才待價而沽,名校人才更是搶手,上海交通大學應屆碩士生透露,今年畢業的學生中,做演算法、語音、視覺的可以拿到人民幣40-50萬元的年薪,博士生則在人民幣60-80萬元。
南京航空航太大學研二學生透露,今年畢業就職的學長姊,跟人工智慧相關專業的,「起薪在人民幣18萬元年薪,最高的能達到人民幣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