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9-10-28 11:14
南方澳跨港崩塌大橋真相 運安會明年8月前公布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今年8月1日揭牌運作,除了肩負重新檢視普悠瑪翻車事故行政調查小組報告的重責大任,本月1日又發生南方澳跨港大橋崩塌,加上多起鐵道大小事跟飛安事故。外界質疑這樣的工作量對於剛成立的第三方公正調查單位是否能負荷。對此,運安會主委楊宏智今天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上表示,跨港大橋崩塌真相,將於明年8月前公布。 南方澳跨港大橋崩塌造成六名漁民罹難,也是運安會啟動的首件水路與公路複合式調查。立委顏寬恒、鄭寶清今天都詢問,運安會何時才能提出最接近事實報告。楊宏智說,運安會工程人員幾乎每天到崩塌的現場,預估8到10個月可以調查完畢,事證會逐漸彙整起來,並交到國家實驗室、中科院等做資料分析,預計明年8月前可以提出最終調查報告。 運安會執行長官文霖則說,蒐證階段有宜蘭地檢署、交通部航港局、運安會參與,目前調查重點在主拱裡面的鉚釘鏽蝕跟損害狀況,以及沉在水裡的橋面構件。蒐集完後會集中在8號碼頭,現也達成共識,會將相關證物送交中科院、國震中心和土木協會。 至於去年10月21日,普悠瑪在新馬站翻覆造成18死、288傷的事故,立委葉宜津質詢時問及,運安會說要補強行政院調查小組的結果,但是否會推翻?楊宏智說,現在就是取得台鐵局、鐵道局物證、記憶卡,運安會會重新看一遍。 楊宏智說,行政院調查小組僅花兩個月蒐集證據跟分析完成的報告,從航空經驗來說不完整,所以要檢討。運安會有對鐵道非常了解的專家,有六大面向要增強,已有的資料會做更完整的檢視。 運安會要強化六大面向,包含發車前系統已發生異常或故障之處置處理;行車時列車動力時有時無的故障識別、傳達及位置;主風泵歷年故障的維修處置;ATP隔離程序、驗證及遠端監控;速度、煞車及傾斜角度確認化;真實軌道及列車車輛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