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爹地 發達集團董事長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2-12 04:57
神奇「花生芽」! 抗老抗癌勝紅酒
紅酒因為含有白藜蘆醇,具抗癌、抗老化的功能,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過,嘉義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邱義源,經過多年研究,發現有長生果之稱的花生,發芽後的白藜蘆醇,含量可比紅酒還高出10~100倍。
如果你以為花生發芽會產生黃麴毒素,那你就錯了!嘉義大學生命科學院長邱義源:「會發芽的花生,其實是不會有黃麴毒素的,因為黃麴毒素感染過的花生,幾乎都不會發芽。」
不但如此,教授還發現,生命力強的花生,為了抑制外來的微生物入侵,發芽過程,還會產生白藜蘆醇,具有抗老化、抗腸癌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就跟紅酒一樣,不過,花生芽的白藜蘆醇含量,可高達紅酒的10~100倍。
教授說,花生芽就跟豆芽一樣,可以拿來炒,也可以川燙、鹽酥,甚至是打成汁來喝,不過,一定要買新鮮、可以發芽的花生才行,如果你等到花生發芽還長出葉子,要吃沒問題,不過,就有有些苦苦的。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近年來紅酒因內含白藜蘆醇,其抗氧化、抗老化、保護心血管等功效備受矚目。嘉義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邱義源歷經多年研究發現,有長生果之稱的花生,發芽後的白藜蘆醇含量,竟比紅酒還高出十到一百倍!
白藜蘆醇含量勝紅酒
邱義源的系列研究,已刊載在美國化學學會出版的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花生芽可望成為具潛力的保健食品。
邱義源指出,一般紅酒約含一到二ppm的白藜蘆醇,但花生芽卻含有三十ppm,經過特殊方式培育後,更可以提升到三百至五百ppm,日前完成的動物研究,也證實了其食用安全性。
白藜蘆醇可抗菌,但一般人以為花生發芽代表受到黃麴毒素污染,就有毒不能吃了;其實正好相反,受到黃麴毒素污染的花生,反而無法發芽。
他表示,花生芽是花生農的獨家食物,很少有人刻意栽種,大多是花生農採集花生田在收成後所冒出的零星芽菜,經過料理後,花生芽的外觀與口感和一般豆芽菜類似,唯獨多了一份花生香,花生目前市價大約一斤要五、六十元。
邱義源強調,台灣花生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容易發黴、受黃麴毒素污染,其中以帶殼花生較安全,因為花生之所以會發黴,主要是在工廠脫殼後沒有確實烘乾導致。邱義源認為,花生富含蛋白質、脂肪、鈣質、維他命E,發芽後不但熱量會減低,白藜蘆醇含量也會大增。
台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鄭金寶表示,十顆花生的熱量相當於一茶匙油﹙約五公克﹚,花生油是不飽和脂肪酸、有益心血管,但肥胖、痛風者不宜多吃。
花生芽菜這麼栽…
想要吃健康的花生芽菜,嘉義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邱義源表示,過程很簡單,首先找新鮮花生仁,先泡水四到六小時發芽栽種,方式就跟一般孵豆芽菜一樣,但應注意避免日照,以免增加芽菜苦味。
而且發芽還可以使花生中的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有利於人體吸收;油脂被轉化為熱量,脂肪含量大大降低,害怕肥胖的人也可以放心食用;與此同時,富含維生素和鉀、鈣、鐵、鋅等礦物質及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被譽為“萬壽果芽”。
自己動手:花生如何發出芽
首先挑選花生,選擇新收穫的白皮花生品種,要求種粒飽滿,完整無損。將選好的花生用清水浸泡半天至一天,使其充分吸水膨脹,撈出用清水沖洗2~3遍,放在消毒后的苗盤內,苗盤表面蓋一層黑色塑料薄膜保溫保濕,每天噴水4~5次,使芽體全部淋濕,多餘的水從盤底流出,盤內不能積水,否則會爛芽。花生芽生長期間始終保持黑暗,播種后蓋上黑色薄膜遮光。再在芽體上壓一層木板,給芽體一定壓力,可使芽體長得肥壯。一般在室溫條件下,8天左右可產一茬芽苗。當子葉尚未完全展開,種皮還未脫落,下胚軸粗壯白嫩,粗如筷子,長約2厘米,鬚根發生時,即為採摘期。
吃法推薦:爆炒花生芽
1.新鮮花生芽去除根須、外皮。
2.用清水漂洗乾淨。
3.用手把花生芽掐成寸段。
4.鍋內水燒開後放一小勺鹽,把花生芽焯半分鐘左右撈出瀝干。
5.備好蔥、姜、蒜、青尖椒、紅尖椒,沖洗乾淨。
6.青尖椒、紅尖椒和生薑分別切絲,香蔥、大蒜切末。
7.鍋燒熱倒入葵花子油,放幾粒花椒炸香后撈出丟掉,隨後放入薑絲和青、紅尖椒絲翻炒。8.鍋內倒入花生芽大火快炒,加入少許鹽、白糖和蒜末翻炒幾下。
9.出鍋前淋少許香油盛盤,撒入香蔥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