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地 發達集團董事長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2-15 16:57

胃食道逆流:

一咳好幾月 竟是胃食道逆流 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
久咳不癒,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惹的禍。醫師表示,民眾常以為咳嗽只跟感冒有關,事實上,若咳嗽超過8周以上,經檢查排除吸菸、藥物或過敏性氣管炎等因素,就要小心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慢性咳嗽,患者平時應避免柑橘類水果、巧克力或油炸等食物,睡覺時也可將枕頭墊高,有助減少不適。
一名46歲婦人咳嗽、氣喘好幾個月,但沒有氣喘家族史。胸腔科醫師為她做一系列檢查,都沒有問題,懷疑與胃食道逆流有關,轉介到胃腸科,經內視鏡檢查沒有發現明顯食道潰瘍或糜爛,經口服質子幫浦劑治療胃食道逆流後,症狀確實逐漸改善。
收治該個案的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咳嗽時間超過8周,其可能病因至少有30種,但其中約有10%的慢性咳嗽患者,咳嗽原因與胃食道逆流有關。倘若於耳鼻喉科、胸腔科治療未果,排除抽菸且胸部X光顯示正常,應轉到胃腸科檢查。若沒即時治療,咳嗽引起胸腔、腹腔壓力變化,恐加重胃食道逆流症狀,形成惡性循環。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指出,胃食道逆流在醫學上正確名稱為「逆流性食道炎」,當胃和食道中間的賁門括約肌鬆弛,胃酸就可能逆流到食道或喉頭支氣管,造成食道與喉嚨不適,包括引起食道黏膜潰瘍、慢性咳嗽、氣喘、聲音沙啞、痰多、火燒心、嘔胃酸和胸口痛等症狀。
朱光恩說,抽菸、喝酒、暴飲暴食、吃太多辛辣或油炸食物等,都會導致胃酸過多而逆流。懷孕婦女和體態肥胖者,因橫隔膜變形擠壓到賁門造成括約肌鬆弛,也會引起胃食道逆流發生。
「胃食道逆流其實是一種文明病。」朱光恩說,門診觀察,約有5到6成病人都有胃食道逆流情形,加上近年來飲食西化、工作及生活壓力愈來愈重,患者有逐年增加趨勢,但常遭病人輕忽,只到藥局買胃藥或胃散解決,僅治標不治本,最後可能導致食道癌、胃癌發生。
朱光恩表示,門診病人通常
改變生活及
飲食習慣,胃食道逆流都能減緩很多,甚至不再發生,
建議患者
多運動,
吃飯不要狼吞虎嚥,且應
少吃辛辣或油炸食物,不讓小病影響生活品質。

不想倚賴藥物?4個天然方法防胃食道逆流2018-04-01 09:46聯合報
胃食道逆流患者通常以藥物抑制過多的胃酸,但若不想倚賴藥物,有幾種天然方法可嘗試。
不過,專家警告,你嘗試的方法若不能讓症狀減緩,必須讓醫師知道。專家建議,以下幾項天然方法值得一試。
胃食道逆流患者通常以藥物抑制過多的胃酸,但若不想倚賴藥物,有幾種天然方法可嘗試。 圖/元氣周報
1.少量多餐
吃什麼食物跟吃多少食物一樣重要。過量飲食會讓胃酸逆流症狀惡化,少量多餐則有幫助。同時須注意食物品質及攝取的卡路里總量。
例如你吃的東西少,不代表就可吃高卡路里的洋芋片或餅乾。
2.避免深夜進食
加斯米指出,站立時,重力有助於促進體內如胃液等液體向下流動。
但當你躺下時,重力不再能促進胃蠕動以清空吃下的東西。
他建議,每晚在睡前至少兩小時,完成用餐或吃當天最後一次零食,以把重力對胃排空的效應提升至最高。
3.喝蘆薈汁
蘆薈可舒緩曬傷,但有些胃酸過多及食道逆流患者說,蘆薈也可減輕胃灼熱症狀。
加州腸胃科醫師加斯米(Kevin Ghassemi)表示,許多病人告訴他,喝蘆薈汁有效。
蘆薈被認為可保護腸胃道,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喝一盎司蘆薈糖漿可安全減輕逆流症狀。
4.嘗試針灸
中國一項研究比較為期六周的針灸與處方藥對胃酸逆流治療的效果,發現兩種方式一樣好。連續六周、每周接受二至三次針灸的患者,症狀減輕。雖然沒有太多其他研究來支持針灸治療胃酸逆流,但也沒有太多證據顯示針灸有風險,所以值得一試。

其實/胃痛、胃酸逆流,光吃胃藥是不會好的!急診女醫師2016-03-18 09:58元氣網
台灣人因為胃痛而求診的病患很多,因為胃痛而到藥局購買成藥來服用的更多。
胃痛通常是因為胃酸逆流(或逆流性食道炎),胃炎,胃潰瘍等等疾病。而這些疾病的發生,基本上都跟過多的胃酸是有關係的。
我們的胃裡面,本來是有跟鹽酸一樣酸的胃酸來殺菌和消化,同時也會分泌胃液來保護胃粘膜,在正常的狀態下,這兩者的量是互相平衡的。一旦因為飲食習慣,作息,壓力等等,產生過多的胃酸,侵蝕到胃部的粘膜,這些粘膜就會開始發炎(想像你把鹽酸倒在你身上的粘膜,如口腔或眼結膜的感覺),結果就會導致胃酸逆流(或逆流性食道炎),胃炎,胃潰瘍等等疾病。
●胃酸逆流(或逆流性食道炎):
食道並沒有胃液的保護,所以胃酸逆流到食道時,就會有火燒心,胸悶,上腹痛或胸痛,慢性咳嗽等等的症狀。
胃酸逆流的情況久了,粘膜變成慢性發炎,漸漸就會形成潰瘍(有點像皮膚傷口沒顧好,久了以後旁邊結痂,中間凹下去那樣)。如果再放任不管,甚至會變成食道癌。
●胃炎,胃潰瘍:
胃的神經是屬於「內臟神經」,傳達到腦部的知覺是比較弱比較模糊的,並不像表皮神經那樣,打一下就會很痛。所以,在發炎的一開始,通常只是悶悶的感覺。不會很不舒服,有的人就放任不管。
到後來開始會痛,會吐,甚至發炎到出血時,情況就很嚴重了。甚至有人吃了胃藥胃散,不痛就覺得沒關係,有一天終於做了胃鏡,才發現已經是胃癌了。
胃部發炎的進展,跟上面描述的食道炎是類似的。
等到胃或食道產生嚴重的慢性發炎或潰瘍,就只能靠醫師常簡稱為PPI(質子幫浦抑制劑)的藥物來長期抑制胃酸的分泌(不是單純中和胃酸而已)才有辦法慢慢好了
(所以一般PPI的療程即使不痛了,發炎或潰瘍也要乖乖吃一到三個月才會好。)
所以我們現在應該要知道,一般的胃藥胃散,只是短暫地中和胃酸。但是人體一旦偵測到胃的酸鹼值變化過度,有時反而會反彈性的分泌更多胃酸。而且胃酸遭到藥物中和以後,原本的殺菌效果就沒有了,身體反而失去了這道防線,讓外來的病菌入侵。
所以,能從根本減少胃酸過度分泌,避免胃酸逆流到食道,才是最自然最平衡的方法。
治療與改善症狀:
首先一定要到醫院做胃鏡,確認到底病因是什麼(是逆流,是慢性發炎,是潰瘍,還是癌症?)。
之後,乖乖服用藥物。在生活習慣上也要改變,不然光吃藥,生活習慣不改變,不但治療效果不好,還很容易就會惡化或復發。
(1)戒煙,戒酒:在急診常看到,反覆因為胃痛痛到受不了來掛急診的,最多的就是因為煙酒戒不掉。常遇到病患一直問急診醫師要吃什麼才會好,但是煙酒依然不離口。煙和酒對胃部的刺激很大,不但會讓胃酸分泌更多,更會讓發炎變嚴重。甚至酒精性胃炎胃潰瘍,在急診大吐血的也很常見。
(2)減少壓力:胃酸逆流在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特別常見,因壓力引起自律神經失調,適度放鬆壓力,消除負面情緒等會有幫忙。甚至有的病患需要吃到一些減少精神壓力的藥物。
(3)調整飲食內容:胃酸逆流患者飲食最好避免甜食,尤其是過度精緻的甜食,這些食物進到胃部後,會刺激胃酸分泌。喝咖啡、汽水,或吃炸雞、薯條等高油脂食物,這些食物在胃中不易消化排空,也會刺激胃酸分泌。
(4)改變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吃得過飽,也會因為胃部太滿,造成和與食道連接的賁門括約肌鬆弛,惡化胃酸逆流。
(5)飯後忌平躺:吃飽後平躺在沙發或床上,會造成胃酸因地心引力,順著食道回流,讓胃酸逆流反覆發作。同樣原理,睡前兩小時也要避免進食,減少睡眠平躺時誘發胃酸逆流。
(6)減重:肥胖患者,罹患胃食道逆流的機率較高;由於肥胖代表腹部脂肪過多,加上姿勢或褲腰勒緊(或有些女孩子喜歡穿塑身衣也是),結果造成腹壓上升,使胃酸逆流到食道造成食道發炎,因此肥胖也是胃食道逆流的危險因子之一。

【胃食道逆流】治療經驗談
---「相應神經調節療法」無藥物副作用的物理性治療,胃食道逆流療癒新法
台大醫學院博士 拉菲爾人本診所 黃忠信醫師
我治療了許多胃食道逆流患者,他們共通的煩惱是藥物治不好,反覆做胃鏡檢查及吃藥,導致焦慮恐慌,嚴重影響生活與作息。
惱人的症狀除胸悶、胸痛、火燒心、咽喉發炎異物感、多痰咳嗽外,慢性的胃食道逆流疾病會造成巴瑞特氏食道(Barrett's esophagus)的產生,甚至因為無法平躺而影響睡眠,胃酸長期刺激食道黏膜導致細胞變性而導致食道癌。初診時很多患者告訴我,找到了拉菲爾的新療法,終於讓他們燃起了希望,也解除了恐懼。
以胃藥緩解胃食道逆流是治標?還是治本?
過去他們接受藥物治療 只是降低胃酸濃度,使胃酸逆流所產生的症狀緩和,只能治標,對於改善真正造成胃酸逆流的賁門鬆弛無效。長期服用這些抑制胃酸的藥物,還會產生腹痛、腹瀉、便祕、頭痛、消化不良、食慾差等副作用,還擔心長期使用會造成骨質疏鬆

針對成因.從根源處理胃食道逆流
經過詳細解說後,患者終於明白為何採用藥物無法治癒,唯有將失調的自律神經系統功能治好,才能將胃食道逆流治好。
因為胃食道逆流是一種「上消化道動力功能障礙」的食道疾病,而賁門括約肌是由自律神經所調控,所以胃食道逆流也算是一種自律神經失調。
而,藉由相應神經調節療法,調節自律神經的活性,使失衡的自律神經張力恢復正常;讓自律神經可以充分發揮協調下食道和胃部的蠕動,增強食道下括約肌功能,並降低胃酸分泌過多的狀態。因此能夠根源性的處理胃食道逆流造成的諸多身體不適症狀!
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治療胃食道逆流的臨床成果,也在2017年以論文的形式發表於IFOS在巴黎舉辦的世界醫學會。IFOS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L Societies)是非政府組織,包含120多個會員國,由50000多名耳鼻喉科醫師所組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耳鼻喉科醫學會組織,每篇投稿的論文皆需透過為期2個月的專業同儕審查才能被接受與發表。

掌握治療先機.降低併發危險
許多患者都是經過各種治療無效或停藥就復發才來拉菲爾就診。
根據治療的經驗,一般發生時間越短的效果越快,推測原因可能是早期賁門與食道受胃酸燒灼的損傷較小,所以比較容易復原。時間久了,賁門與食道壁可能長期受胃酸的破壞而潰瘍甚至結疤,使賁門與食道壁不平滑,所以要恢復收縮就會相對比較困難,所以治療期間也需要比較久,甚至嚴重者不易恢復應有功能。因此,初期的患者也應積極治療,避免惡化到難以康復。
治療案例分享
周女士一位典型胃食道逆流的案例來函:「我是個胃食道逆流患者,看西醫吃中和胃酸的葯,效果不彰,又改吃中藥調養,但是,只要吃甜食就滿嘴胃酸,且不能平躺。平躺一站起來易頭暈,人又很緊張與焦燥,腸胃科檢查一切正常,西醫生說是自律神經失調,既然失調要如何平衡呢?!就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發現黃院長的逆行性神經療法非常奇妙,遂去拜訪。剛開始治療時,對它仍充滿疑惑,懷疑它的療效,黃院長都很耐心地跟我解釋,自律神經失調已一段時日,須要慢慢地治療,要對它有信心。
大概半個月後,人開始變的比較輕鬆,比較舒服,沒有以前這麼難受,我才發現它終於見效了,經過二個療程,我的體重己由50公斤增至54公斤,食慾很好,進步真的是非常神速,非始料所及,也非常佩服黃院長這項發明,特此致上十二萬分地謝意,感謝黃院長用逆行性神經療法恢復我的健康 敬祝 萬事如意」
註1:逆行性神經調節療法即【相應神經調節療法】
拉菲爾醫學研究團隊於2017年IFOS世界醫學會,發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治療胃食道逆流的有效病例論文,了解更多請點→
林先生也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導致胃食道逆流及焦慮恐慌的典型案例,許多患者的患病與治療經歷與他十分類似,他在治療後分享他的治療經驗: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TFXirx8c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