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9-15 09:12
「美國優先」貿易政策 已成美國選戰主流
美國大選在即,總統川普的民調支持度雖然悽慘,但無論是他連任,還是民主黨的拜登勝出,川普至少在一項議題上絕對勝利:就是自由貿易時代正式結束,因為拜登如今也擁抱川普主張的「美國優先」產業政策。
拜登現在正把經濟政見的焦點,從「綠色工作」(green jobs)改為「扭轉外移」(reversing offshoring)。
彭博資訊專欄作者史密斯(Karl W. Smith)指出,拜登的這項政見在政治意義上,與川普的主張相當雷同;在政策層面,則是揚棄了民主黨中間派從1990年代以來的經濟思維。
民主黨這套思維,就是美國企業外移與去工業化已在所難免,而優先要務則是訓練美國民眾能夠擔任21世紀的新工作機會。
過去曾在民主黨政府任職的經濟學者們,一直認為政府關切貿易其實是用錯了力。這些學者強調製造業的工作機會之所以流失,主要是由於科技進步;政府若試圖阻止就業流失,將會承受反效果。民主黨內的左派人士則從未接受這套思維,而且早就表示不滿。
不過,在前總統歐巴馬主政的八年期間,自由貿易仍是美國貿易政策的基調;歐巴馬還發表過文章,肯定自由貿易為美國勞工帶來更多的機會。
反觀川普政府的貿易政見,則是聚焦於擴張美國出口,而非降低貿易障礙。儘管這套政見迄今的成就有限,但民主黨人士並不懷疑這項主張,而是認為問題出在川普政府執行不力。
拜登批評川普沒有堵住企業委外生產的漏洞,強調川普的做法不僅未能替美國企業爭取到外國的優惠待遇,還導致企業把海外製造的產品回銷美國時、或海外服務中心在服務美國客戶時,會被美國政府課徵10%的懲罰性關稅。
拜登並承諾,美國企業若能在國內生產,卻寧願在海外生產者,將不再能享受任何租稅抵減及資本支出優惠。這套主張與他一年前批評黨內極左與極右派的說法,是一大「髮夾彎」。
拜登現在不但主張對企業海外生產課徵懲罰稅,還要給予回流美國的企業10%的租稅抵減。
拜登這些措施在作法上的確與川普的關稅政策不同,目的卻一樣,就是對國內生產的業者提供補貼,以對抗進口貨。
川普四年前能在共和黨內迅速崛起,靠的是「反全球化」主張;如今拜登也改變主張,意味兩黨都不再捍衛自由貿易。因此在今年的選戰中,貿易政策領域的「川普主義」(Trumpism),已經成為兩黨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