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9-15 09:14
華為禁令生效後的世界變什麼樣?
川普政府對華為祭出的禁令不到24小時就要生效,這家全球最大智慧手機和電信設備製造商過去10年的高調崛起面臨急煞車,產業版圖可能隨之洗牌。
9月15日零時起,只要含有美國技術和軟體的晶片,全球非美系供應商都必須停止出貨給華為。如想繼續和華為往來,根據美國商務部8月17日公布的出口管制新規,都必須先向該部門送件申請出貨許可。
對華為營運至關重要的元件包括應用在高階面板和相機鏡頭的關鍵半導體,以及印刷電路板。缺料危機將影響營運,華為自2018年年底起便全力囤貨。
但南亞科技董事長吳嘉昭指出:「電子裝置非常複雜。缺任一種元件,都無法完整組裝智慧手機、筆電或基地台。」
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表示,華為可能找到一些低端替代元件,「但可能讓華為產品競爭力下降,甚至退回10年前」。
目前不確定有多少家公司會申請並取得許可。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後,大部分美國晶片業者停止出貨,但高通(Qualcomm)和英特爾(Intel)在內的數家公司有部分產品取得美國政府許可,宣布繼續出貨。
南韓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SK海力士(SK Hynix),以及台灣的聯發科,都傳出會申請許可證。台積電未明確對外說明是否申請。
中國希望加速國內半導體自給自足,可惜半導體設備主要掌握在美國手中。路透今年稍報導,美國施壓荷蘭政府,阻止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出售最先進產品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給中芯國際,該設備至今未出口。
華為的狀況可能在美國大選後有所改變嗎?觀察家認為機會不高。因美中爭奪高科技霸權,不管是川普贏得連任或拜登挑戰成功,兩國緊張關係都將持續。
拜登也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他的選戰強調能阻擋中國經濟實力和影響力的政策,矢言增加美國科技產業競爭力。
然而,拜登公開批評川普的貿易戰「破壞」美國經濟。如果當選,拜登說他會與盟友更密切合作,在許多議題上聯合向中國施壓,但不排除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全球議題上和中國合作。
許多市場觀察家和產業高層相信,在拜登任內,會有較多與中國對話的機會,也許在與國安顧慮、5G核心網絡和人工智慧較無相關性的部分消費者電子產品上,華府會有放寬禁令的空間。
在美國禁令生效後,華為首當其衝的是手機市占率。野村證券分析師滕喆安說:「對即將推出的旗艦款智慧手機---能與蘋果iPhone一拼的機型Mate 40---華為的前景看法非常保守。我們預料9月15日之後,華為甚至在中國,都將開始失去市占。」
廣發證券分析師Jeff Pu說,如果美國不放寬禁令,華為明年智慧手機市占可能剩5000萬支,遠遜於今年的1.95億支和2019年的2.4億支。集邦科技預期,三星和小米等品牌將瓜分華為市場。
華為電信設備業務一直是支撐該公司營運的重要台柱,且是協助中國電信商布建5G基礎設施的要角。但中國5G布建速度因華為趕著重新設計以儘可能「去美化」而放緩,而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例如英國,已決定限制華為設備的使用。
華為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占有率大約是28%,如果無法維持銷售,三星、愛立信(Ericsson)和諾基亞(Nokia)將受惠。
市調業者Lightcounting Market Research資深電信分析師Stephane Teral說,三星受益最深,已經在日本和美國等關鍵市場搶占地盤:「三星最近和Verizon簽下67億美元設備合約,升至與愛立信、華為和諾基亞並列的一級供應商。這也有助於和三星結盟的日本NEC。」
華為趕在9月15日之前囤貨,讓許多供應商8月營收飆高,例如聯發科年增42%,但部分公司在不能出貨給華為之後,明顯將面臨營收銳減的風險。台積電可能很快填補華為訂單缺口,因來自5G基設、高效運算新應用,以及蘋果(Apple)、輝達(Nvidia)和超微(AMD)在內客戶5G智慧手機的強勁需求。然而,不是每家供應商都和台積電一樣客戶多元化,且全球經濟放緩增加更多不確定性,日月光已經警告,華為禁令會衝擊2020年營收,約為高個位數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