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亞生技集團重啟資本市場掛牌動作, 聯亞藥業表示,因新冠疫情激起了資本市場對疫苗的投資興趣,聯亞藥決定辦理現金增資6億元,擴增現有充填針劑廠產能,預計在年底完成現增後,將透過承銷商申請科技事業函,爭取2021年重上興櫃、2022上櫃的目標。

聯亞生技是美商聯合生物醫學(UBI)與我政府在1998年共同成立,目前也是台灣新冠疫苗三大開發廠之一;聯亞藥則是2014年從聯亞生技分割獨立的子公司,負責新冠疫苗的下游充填生產,同時也有一項生物相似藥-紅血球生成素(EPO)已進入臨床三期,公司並曾在2015登錄興櫃。
去年10月18日,聯亞藥宣布終止興櫃交易,據了解,是聯亞藥與UBI集團在大陸的關係企業資金往來,原輔導券商辭任所影響。聯亞藥副總經理范瀛云表示,公司去年忍痛下興櫃那一刻就決定,在調整經營策略、改善財務結構後,就要重新啟動上市櫃計畫。
范瀛云指出,聯亞藥財務結構調整後,已將上海和揚州公司股權轉讓,今年10月開始,聯亞藥就無需再認列上海和揚州公司的虧損;另外,今年新冠疫情爆發,聯亞生技的新冠疫苗已在一期人體臨床試驗中,投資人看好後續疫苗市場,但現有產能並無法滿足國內疫苗需求
聯亞藥重啟掛牌首要動作,是在今年底前完成6億元現金增資,除去年就已洽談的國發基金,近日也已接洽有意的特定投資人,現增主要用途是讓現有針劑充填產線由年1000萬劑增至5000萬劑。
其次,聯亞藥也希望完成現金增資後,將每股淨值調整為5元以上,完成恢復登錄興櫃的條件,董事會也於9月30日決議更換股務代理機構。
第三,聯亞藥透過新承銷商,將協助申請取得工業局的科技事業函,以科技事業資格申請掛牌,聯亞藥提出的新創項目,是9月底剛收案完成的EPO UB-851三期臨床計畫。聯亞藥指出,希望2021年可以取得科技事業函後,同年取得興櫃資格,一切準備就緒待2022年上櫃。
聯亞藥的新冠肺炎疫苗若能順利量產,除滿足台灣需求,若有多餘產能也可外銷海外;至於UB-851預計明年3月進行期中解盲,明年9月完成三期臨床,搶攻台灣年23億元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