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1-09 08:25

美中半導體戰 台灣難置身事外

在8月下旬一個豔陽天,台灣產官界代表擠進一間沁涼的先進半導體設施,見證象徵全球科技衝突的一幕。他們參加荷蘭商艾司摩爾(ASML Holding)興建的訓練中心開幕,此設施耗資約1600萬美元,對於建廠規模動輒100億美元的產業而言,只是小數目。

艾司摩爾設台南訓練中心


這座訓練中心設在台南,才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真正價值:這是荷蘭以外僅有的兩個訓練中心之一,專門訓練半導體工程師使用ASML的機台,製造最先進的晶片。另一個訓練中心在南韓,而華府正全力確保中國大陸不會取得相同的技術。

隨著美中對抗態勢已成定局,從人工智慧,資料中心到自駕和智慧手機所用晶片的生產能力,都成為國安問題,晶片在那裡生產、賣給誰,這類商業決策成政府要過問的事。中共制定五年計畫,包括發展自主科技產業,尤其晶片生產能力,日後這種緊張關係勢必更劇烈。

由數十億個電晶體構成晶圓的半導體,是現代數位生活的基本元件,也是未來創新的基礎。他們可說是全世界舉足輕重的關鍵產業,去年銷售額為4120億美元。根據德國製造商的說法,此規模若擴大到依賴晶片的電子業,全球產值將高達5.2兆美元。


政治翻轉既有商業模式


如今政治正翻轉既有的商業模式,促使美國、中國大陸,甚至歐洲和日本紛紛推動自主化。

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SIA)主管全球政策副會長古瑞奇(Jimmy Goodrich)說:「現在處於一個新世界,各國政府更加關注各自的數位基礎設施的安全性以及供應鏈的靈活性。」「科技國家主義在世界各國政府聲浪高漲,形成半導體業一大挑戰。」

半導體業原本相當全球化,但集中在少數國家手中,總統川普統治的美國便設法利用這點,要挫敗中國大陸成為晶片生產大國的計畫。

華府表示,北京唯有藉由國家補貼才能實現目標,犧牲的卻是美國業者,同時共產黨將更容易取得用於監控和鎮壓的高科技工具。中方否認這項指控,指責美國虛偽,所作所為是出於政治動機。對於雙方來說,占下單生產規模七成的台灣,成了這個新戰場最前線。
台積成地緣策略者焦點


北京對民主統治下的台灣,也日益懷有敵意。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如此雄霸業界的趨勢,既是蘋果首選供應商,又是下一代晶片製造重心,不僅讓中方更懷戒心,也加深和美國的對立。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去年11月即預言,「世界局勢已不再是安寧的世界,台積電成為地緣策略者的必爭之地」。

距艾司摩爾訓練中心僅幾公里之地,幾具起重機正在一處龐大的建築工地上大興土木,台積電要在這裡建晶圓廠,生產全世界最先進的晶片。但由於美國實施出口管制,這類晶片不再供應華為。華為原是台積電的第二大客戶,占銷售額14%,而供貨在9月就停止了。

白宮也對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半導體製造公司實施出口限制,這是繼對付福建晉華之後又一次打壓。美國還與國內外主要業者接觸,要求他們重新考慮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熟知美國政府打壓中國大陸行動的官員指出,大陸在晶片領域的企圖心,令美國高度警惕,因為晶片也能用於軍事。這位官員說:「晶片是美國軍事優勢的基礎,包括飛彈、雷達和潛艦。」

  • facebook
川普喊晶片業回歸本土


過去數十年來,美國鼓勵晶片產業走向全球,如今川普正嘗試讓晶片業回歸本土;今年6月提出的《為半導體生產創造有效激勵措施法》(CHIPS for America Act),旨在推出獎勵方案,支持在美國進行半導體製造和研究。

一位大陸半導體業者表示,該公司已有三起交易胎死腹中,原因是有權審查涉及國家安全併購案的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提出關切。他透露,他們設法循德國管道,也形同被斷絕。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9月表示,大陸「堅決反對美方以國家安全為藉口,無理打壓中國企業」,並將持續捍衛大陸企業。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占所有晶片銷售逾50%,但大陸的高科技雄心壯志受到重擊時,卻尚未做好準備。大陸需求太大,代表許多重要併購交易都需經過北京批准;高通(Qualcomm)有意併購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s),但由於未取得大陸當局批准,在2018年放棄這起併購案。


北京可能禁止稀土出口


北京當局對晶片產業五年計畫的重視程度,如同當年的原子彈製造計畫;此外,大陸在10月17日通過出口管制法,將允許北京政府反制美國,分析人士推測,北京可能禁止晶片生產所需的稀土出口。

川普政府的一連串禁令,雖然尚未損及大陸的晶片實力,但已讓整個產業動盪;此外,無論川普或拜登贏得11月總統大選,幾乎都看不見退讓的跡象。

歐盟執委會認為必須提振「數位主權」,正考慮以300億歐元提振歐洲在全球晶片市場市占率,目標從目前的不到10%提升至20%。

日本也正尋求提振國內晶片產能。知情人士透露,今年5月和6月日方曾派代表赴台灣,希望說服台積電在日本投資。不過,台積電5月宣布將在美國亞歷桑納州投資120億美元建廠。

與此同時,在日本管制半導體關鍵原料出口後,全球最大記憶晶片製造商三星電子所屬的南韓,正全力尋求自給自足。

柏林智庫新責任基金會(Stiftung Neue Verantwortung)科技與地緣政治專案負責人克萊漢斯(Jan-Peter Kleinhans)指出,儘管美國仍靠英特爾、高通等大廠擁有主宰地位,也握有晶片設計關鍵軟體的虛擬霸權,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區能宣稱在半導體方面擁有戰略自主權;排除任何一個參與者,價值鏈就會瓦解」。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