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2-03 06:48
房市榮景會怎麼侵蝕經濟的未來?
今年10月時,美國成屋銷售攀抵2006年以來最高水準,中國大陸住宅不動產投資也較去年同期成長14%。放眼全球,拜低利率所賜,儘管經濟大幅走下坡,許多房地產市場仍得以安然脫身。
就短期來看,面對今年全面崩壞的經濟成長數字,不動產投資暢旺有助於提振經濟活動,但也會帶來明顯缺點。
眾所周知,房市暴漲將對金融穩定性造成長期風險,不過愈來愈多研究顯示,就連在房市未過熱的地區,房價與相關投資激增,都可能對生產力造成負面影響。
國際清算銀行(BIS)經濟學家Sebastian Doerr在報告中指出,在美國上市企業裡,總資產當中不動產比率較高的企業,生產力常常低於同業。
單是如此並不會演變成問題,因為部分企業的生產力就是比其他公司高。但房地產價格上漲,帶動抵押品增值,擁有不動產的企業就較容易取得融資,因此房地產價格連年上漲將使問題更趨複雜。
回顧1993至2008年的數據,會發現長期下來資金被重新分配至生產力低落的企業,使經濟的整體狀況更惡化。受資金錯配影響,不動產價格每上漲10%,一個產業的總要素生產力(TFP)相對將減少0.6%。
許多研究顯示,類似的現象正發生在中國大陸,中國過熱的房市早已經侵蝕生產力,並影響經濟的實際運作。一份報告顯示,在大陸房市特別火熱的地區,製造業者的借貸成本會相應提高。
這些研究可能對監管機關或經濟學家在思考房價與房地產投資的問題時造成巨大影響,儘管目前尚未成為政策決策者關注的核心議題。
若主流觀點轉向房市過熱將導致資金錯配、影響之大甚至可能拖累生產力時,針對房市與不動產業的政策可能大幅改變。鑒於此,這項新興研究值得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