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5-01 08:09
銅價飆升 電纜廠喜迎利多
倫敦銅價4月29日盤中漲破每噸1萬美元,是十年以來首見,主因是全球經濟復甦推升需求,與銅礦供給難以追上需求。分析師預期,銅價接下來挑戰2011年2月創下的每噸10190美元歷史新高價,甚至在未來三到六個月內觸及12000美元。漲價連鎖效應包括企業獲利將受衝擊,上游廠商開始漲價,成本可能轉嫁給消費者。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銅期貨29日盤中漲1.3%至觸及每噸10008美元,為2011年3月來首度漲破1萬美元大關,收盤拉回至每噸9885美元。該期貨30日盤中則小漲0.1%至每噸9895美元。
國際銅價狂飆,傳統的電線電纜廠包括華新(1605)、大亞、華榮、宏泰等後續營運看俏。線纜業者指出,銅價持續走揚,產品報價可即時反映原物料行情,部分持有的低價庫存產品有利營運,不過實際獲利表現還需再做觀察。
延伸閱讀:銅價觸及1萬美元創10年新高 將對市場產生何種影響?
線纜業者表示,這一波銅價上漲,主因國內外基礎建設需求強勁,加上全球綠能、電氣化等產業對於線纜建置需求仍大,推升價格持續走揚。
華新表示,銅占成本比重大,長期做原物料避險,對營運影響不大,但帳面上因銅價上漲,銅庫存價格跟著反映,帳面價值因此增加。銅價概念股之一的大亞目前訂單能見度已到下半年,大亞手握台電30億元標案,兩年內也會陸續貢獻營運。
彭博資訊策略師認為,銅價上攻動能仍強,近期就可能觸及每噸10190美元的新高價位。荷蘭國際銀行(ING)策略師認為銅價漲勢仍有支撐,花旗銀行本周更預期,銅價可望在未來三到六個月內漲至每噸12000美元。
不過,銅價飆漲可能引發經濟的連鎖效應,例如衝擊公司獲利,可能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中國大陸業者便受重創,電線製造商延後交貨時間,出現貸款違約紀錄,電網和不動產開發商等終端用戶則延後交貨時間,銅棒和銅管生產商的本周訂單銳減。國際間大廠也警告成本持續增加,包括重機具大廠卡特彼勒(Caterpillar)等業者。
路透訪調的分析師認為,銅價漲勢可能會在下半年減弱,因為中國大陸將抑制刺激支出規模。SP Angel公司研究部門主管梅爾預期,中國大陸的緊急流動性與市場刺激措施將略為減少,這雖不會擾亂基本金屬的實體需求,但會抑制期貨市場的非理性榮景。大陸官員已警告,將對居高不下的商品價格設限,以壓低通膨率。
前往看盤 前往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