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5-03 07:48

鴻海威州投資轉向電動車 劉揚偉的三大盤算

鴻海(2317)連續調整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投資項目,在近期簽訂的新協議中,不再侷限投資10.5代面板廠,而是視市場的變化,彈性投資新的產業項目,例如電動車組裝或是電動車零組件就是未來投資威州的可能選項之一。

鴻海董事長劉偉棄面板轉汽車,與威州的合作或許變成重新開始,但劉揚偉心中有三大盤算,看到更有利基的市場前景。(延伸閱讀:【Bloomberg】高燦鳴:鴻海下一步或許可以是個電動車SPAC?

鴻海加入全球面板熱潮,對公司來說未必是利多。雖然產業趨勢顯示面板還在漲價,但等到鴻海產線蓋好,可能進入面板熱潮的末升段,難以與已經撐過幾次產業寒冬的友達、群創等業者搶市場。

不過,汽車產業的轉向相對步調較慢,但市場商機龐大,更重要的是產業趨勢提前啟動,劉揚偉要在上半年立刻決定在威州的投資項目,才能搭上全球電動車產業熱潮。

不同於面板現在已經百花齊放,劉揚偉的第一個盤算,就是看到電動車產業在2024年會出現更多plaxyer(參與者)進入電動車市場,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爆發從原來預估的2025年提前至2024年。

傳統車廠,新創車廠,以及IT業者,三大勢力都要搶進電動車這個領域,但還有一些彈性時間,正適合做為全球電子組裝代工龍頭的鴻海,切入為眾多客戶服務的機會。

分析師認為,2024年市場大爆發,不能等到2024年才來投資,一定要提前兩、三年。鴻海已在威州取得土地,美國正是全球數一數二的汽車市場和品牌集中地,燃油車未來將更換成電動車,鴻海在美國或北美設立組裝電動車據點比做面板來得合情合理。

另外,電子產品適合採取空運或是海運,但汽車運送費用高昂,零組件相對更笨重,應該要在當地製造、利用當地物流,要在當地銷售的模式就是在地生產,鴻海剛好已經取得土地,也是劉揚偉順勢增加電動車組裝廠的另一個因素。

鴻海心中的第三個盤算是,目前Apple Car的傳聞一直不斷,合作對象包括日廠、韓廠,劉揚偉雖然認為多數是謠言,但「萬事都不無可能」。以鴻海與蘋果過去在硬體上設計與先期投產的長期合作經驗,加上鴻海擁有輕量化一體成型車體製造技術,也就是特斯拉所使用的車體,只要蘋果宣布Apple Car計畫,鴻海威州廠還能有機會搶得先機。畢竟,生意一定是給事先準備好的人。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