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04-03 09:13
一首《清明》小詩讓文人改成了這樣,太有趣啦!--1
一首《清明》小詩讓文人改成了這樣,太有趣啦!--1
唐代詩人杜牧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一首清新自然、寓意深遠、耐人尋味的佳作。細雨綿綿,天色陰沉,道路泥濘,行人傷感,表達了清明這一特定環境中行人的思緒和願望。這不僅是一首傳誦十分廣泛的詩,而且也是被後人改為其他文體形式最多的詩。 曾經有許多人,從多方面加以修改,而且改得很有趣很妙,竟也妙趣橫生,別有一番風味。
整首詩給人的幻境是清明節來了,總是春雨綿綿。在雨的清洗下,楊柳變青了幾分,柳條也婀娜多姿,在春風的吹動下跳起了秧歌舞。大地上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綠。多美的春色! 老水牛,放牛娃在湖邊,欣賞青春的美麗景色。此時,一位書生蹣跚地走過來,穿著白色的外衣,頭戴「太白」帽,撫著不算太長的鬍鬚。可能是清明節吧!使他變得神思茫然,他可能是去懷念故去的人。走在稀稀疏疏的人流中,他顯得格外醒目。這時書生走了過來,恭恭敬敬地向放牛娃行了個禮,說道:「請問小哥,附近哪兒有酒家?」放牛娃放下短笛,想:可能他是借酒消愁,迫不及待地尋找酒店吧!於是,他騎上牛背,伸手指向了不遠處的杏花村,那個杏花村可是遠近聞名的村莊,專產好酒。書生聽了,忙忙道謝。之後,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走向了那個神秘的地方——「杏花村。
舊時有人為了給孩子啟蒙,將其改為三言詩:清明節,雨紛紛,路上人,欲斷魂。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指,杏花村。
有將其改為四言詩的:清明時節,行人斷魂。酒家何處?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