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04-11 08:13
司馬遷為什麼能夠寫出《史記》?--1
司馬遷為什麼能夠寫出《史記》?--1
司馬遷字子長,公元前145年(一說前135年)生於龍門(今陝西韓城),約卒於前90年,他是中國史上以歷史學家著稱的第一人。所著《史記》,原稱《太史公書》,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全書130篇,52萬多字。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訖漢武帝太初年間,「合兩千四百一十三年」。書中記載了眾多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活動,反映了豐富的社會生活,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成為後世著史的典範。
那麼,司馬遷為什麼能夠寫出這樣一部鴻篇巨著呢?
家族的事業、父親的嚮往
司馬遷的先世原本就是周朝的史官,父親司馬談也曾經當了二十多年的太史令。西漢時候,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記事修史,負責管理國家的檔案文獻和各地上計的文書資料,所以兼懂天文曆法等自然科學知識。並且,因為職務的方便,得以廣泛接觸古代的典籍。司馬談是個博學的人,寫了好多論述批評諸子百家,他嚮往先人久絕的世業,重視孔子作《春秋》的歷史貢獻,有志於歷史的論述。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東巡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跟隨走在洛陽,因病滯留,發憤而卒。臨終前拉著司馬遷的手,哭泣著把著史的大事囑咐給他,司馬遷俯首流涕,接受了這項重託,決心實現父親的遺願。
博覽群書 天賦使然
司馬遷十歲就能誦讀「古文」,後來博讀《詩》、《書》、《易》、《禮》、《春秋》,以至《秦紀》《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並及《禹本紀》《山海經》。那個年代能有多少書啊?可見司馬遷已經博覽群書,有了豐厚的知識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