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 發達集團代表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4-20 17:36

消除「對等關稅」,報復美國是個好主意嗎?經濟學家建議「別反擊,因為難免會傷到自己」

消除「對等關稅」,報復美國是個好主意嗎?經濟學家建議「別反擊,因為難免會傷到自己」
國際中心  
2025-04-20 11:16 
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解放日」關稅後,雖然一週後就宣布暫緩實施「對等關稅」(但保留10%的基礎關稅,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更不斷上調),但在90天期限之內該如何跟美國談判,成了世界各國現在最頭痛的問題。在談判之外,也有國家打算或者已經實施報復性關稅,逼迫美國收回成命。但不少經濟學家建議:報復不是個好主意,因為這麼做可能讓貿易戰升級、引發更大的經濟衝擊。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堅決採取對抗策略的中國陷入了與美國的全面貿易戰,但其他國家則暫時獲得3個月的喘息時間,得以與美國兩兩交涉新的貿易協議。但美國其實已經調高了關稅(10%的基礎關稅)、而且90天後還有恢復「對等關稅」的威脅,所以到底要不要使用報復當成談判籌碼,依舊是各國領導人需要考量的問題。不過經濟學家認為,報復行動不只會傷到美國,更重要的是—也會傷到自己。因為對其他國家加徵關稅將會推高物價、扭曲投資,供應鏈涉及美國的製造商也會減損競爭力。
透過 追蹤風傳媒


不過《華爾街日報》也說,許多領導人的本能反應就是「報復」,絕大多數歐洲人也支持對顛三倒四的美國進行反制。比方說歐盟就擬定了針對特定產品的關稅清單,包括口香糖、花生醬、摩托車、船隻和庭院遮陽傘。雖然這些關稅暫時被擱置,但歐盟也警告,如果與美方的談判破裂,這些關稅就有可能付諸實現;加拿大也擬定了報復清單,甚至已經實施了其中一部分的報復性關稅。不過英國阿斯頓大學商學院(Aston Business School)的經濟學家杜君(Jun Du)表示:「關於報復的經濟理論非常明確:報復總是會帶來傷害,唯一的例外是—你很確定你的報復會讓對方讓步。」
川普確實警告過,實施報復的國家將面臨美國採取進一步的貿易行動,不過在美國國債市場出現大量拋售的現象後,即便是川普也作出了讓步。因為美債下跌除了推高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華爾街日報》 認為可能更重要的是,各界開始質疑美國作為舉債方的可信度。除了美國自己也受不了關稅戰的效應,一開始跟美國「硬剛」的中國政府,在將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調高到125%之後也已經表態,「不願意跟美國再玩『數字遊戲』」—這意味著中國大概也不會再繼續調高關稅。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