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衝擊「3類台商」 羅文嘉:75%台商獲利大幅下滑
兩岸中心
2025-04-26 09:34
美中關稅戰對大陸台商的經營造成巨大衝擊,凡以「出口美國為主、毛利空間有限」的傳統產業首當其衝。(示意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arrow_forward_ios
前往頁面
美國與中國大打關稅戰,也嚴重影響在中國大陸台商,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25日表示,美中關稅戰對大陸台商的經營造成巨大衝擊。羅文嘉指出,凡以「出口美國為主、毛利空間有限」的傳統產業首當其衝,其次是「以中國內銷市場為主」的產業,關稅問題對原物料與零組件的進口都造成很大影響。
透過 追蹤風傳媒
羅文嘉25日在海基會記者會上就台商遭遇關稅戰表示,除傳統產業外,第二種是電子、電腦或資通、半導體等科技廠商,他們大部分因已在大陸以外部署其他生產基地,加上這一波「對等關稅」已排除在外,所以基本上衝擊較小。
另一類台商,是做大陸內銷市場為主的產業,他們碰到的衝擊,首先是部分原料、零組件從美國來,卻因美中情況尚未定案,暫時影響生產,加上他們同時面臨陸企、外銷庫存品轉內銷的競爭,由於大陸經濟消費力仍薄弱,「也是非常辛苦的一群」。
羅文嘉說,在當前大陸廠商的庫存品只能轉內銷,中國大陸內部市場的競爭將愈形激烈,至於電子、資通半導體等高科技廠商,受到衝擊相對較小。但無論是哪一類型的產業,目前都只能觀望。
羅文嘉表示,根據這2年資料顯示,大約75%大陸台商獲利急速下降,水泥業、建材業、塑膠橡膠產業或紡織業的衰退比例,甚至達到9成以上。近50%大陸台商被迫增加對中國以外地區的投資,近25%台商想結束中國大陸的事業經營。
羅文嘉指出,面對短期的不確定性,台商的共同看法是希望加入「非紅供應鏈」,並強化自身在供應鏈的韌性,以因應國際經濟秩序與地緣政治帶來的影響。海基會也特別提醒台商朋友,務必注意投資風險,審慎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