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 發達集團代表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9 06:39

汽車關稅談判 產業界籲定額調降貨物稅

汽車關稅談判 產業界籲定額調降貨物稅


呂雪彗、傅沁怡/台北報導
2025年4月29日 週二 上午4:10





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來美國正與各國進行對等關稅談判,內容可能涉及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壁壘,其中我汽車關稅及貨物稅都偏高,我方談判策略傾向不動關稅,採調降貨物稅。
據悉,產業界提出建議,若要降貨物稅,應採「定額」而非「定率」降稅策略,亦即不論進口或國產車都調降同一額度,才能讓進口車與國產車在公平水準上比較。
在對等關稅上,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28日指出,10%應該是美國的地板價,當然希望台灣盡量朝10%的方向爭取,但研判台灣稅率可能會落在10%~20%,最有可能的區間則是15%至20%。連明賢表示,相較爭取低稅率,台灣談判重點應放在爭取電子供應鏈ICT產品關稅豁免,這部分影響會比稅率更大,因為台灣輸美產品有7成是ICT產業;川普高度注意洗產地問題,關稅戰對台灣經濟衝擊恐從2026年提前至今年下半年。
在汽車關稅上,知情人士認為,即使要談汽車「關稅」調降,我方要爭取和美方以洽簽BTA或FTA形式談判,如此只有針對美國降稅,不必適用WTO其他會員國。產業界認為,車價高的主因在貨物稅並非關稅,倘若調降關稅,進口車和國產車就會有價差誘因,對進口車有利,對國產車及零組件產業衝擊很大,倘若調降貨物稅,不論國產或進口車都會降價,民眾有感。
據悉,經濟部早先曾做過一份評估,倘若汽車進口關稅自17.5%降至零,依WTO最惠國待遇適用全體會員國,國產車大約7~8年內可能被消滅,變成進口車天下,汽車整車加零組件就業人口約8.3萬人受衝擊,若加上周邊模具、銷售服務業代理商等供應鏈,影響約10幾萬人。至於損失,國產車產值約2600億元,純內銷零組件業者約3成產值會衝擊較大,目前汽車及其零組件產值逾5000億元。相關意見已轉達財政部,但財政部要視台美諮商後續情況,再研擬貨物稅調降方向,避免太早亮牌不利產業發展利益。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