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快樂   發佈於 2025-05-02 06:35

孩子情緒說變就變家長怎樣引導

孩子情緒說變就變家長怎樣引導
孩子情緒說變就變,家長怎樣引導?
良好面的情緒是孩子智力發展和健康成長的推進器。既然小孩子還不會正確表達和管理自己的情緒,那我們家長就要積極引導孩子學會表達和管理情緒。
究竟如何引導呢?
1、做正面情緒型的家長。
孩子就是父母的複製。
一個人是什麼樣,就知道他的父母是什麼樣。因此,在孩子6歲前,以身作則很重要。想要讓孩子擁有一個正面的情緒,我們家長就要努力陽光地去生活,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情緒榜樣。
遇到問題積極解決,減少抱怨和牢騷。面對孩子的時候,提醒自己要溫柔有耐心,不吼不叫、不打不罵,讓孩子感覺到被愛護,而不是被批判和否定。
2、引導孩子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雖然敏感豐富,但由於孩子認知和表達能力有限,他們通常只會用行為來表達情緒。比如突然又哭又鬧、突然大發雷霆。我們家長要做孩子情緒的「偵查員」。當孩子行為異常時,要用心體驗、細心觀察,分析孩子情緒的晴雨表,積極引導孩子識別並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家長對孩子多些耐心、多些體諒。
平時,我們可以通過對話引導孩子識別和表達情緒,這樣有利於孩子學會分辨自己的情緒,提高情緒認知力。
3、允許孩子發泄情緒。
難過時,孩子可能想要放聲大哭;憤怒時,孩子可能想要大吼大叫。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允許孩子適當地發泄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把負面情緒憋在心裡,否則孩子可能會變得敏感、膽小、自卑、木訥。我們應該學著去接納孩子的情緒,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多去傾聽和理解。情緒要疏導,而不是壓制。正常的情緒宣洩,是孩子消除負面情緒的有效方式。
4、教會孩子樂觀積極地生活。
積極心理學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認為,積極的情緒雖然是短期的、瞬時的經歷,但是它們積累起來,真正能改變我們,決定我們將變成什麼樣子。在生活中,我們要多多表揚和鼓勵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錯,也不要一味批評,要引導孩子知錯就改。培養孩子積極樂觀自信的性格,才能教會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更好地成長生活。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強調,建構孩子的正向情緒並不是教孩子盲目的樂觀,或者否認、避免負面情緒。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溫暖熱情的家庭氣氛,無條件的愛但有條件的獎勵,以及許多好事件都能為孩子架設一張「情緒安全網」。
抓住情緒發展關鍵期,家長以身作則,正確引導,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成就孩子的幸福生活。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