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3 05:30

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記者于安婷攝)
花蓮強震 台電補貼當地4千萬元電費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行政院將編列四一○○億元特別預算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並納入撥補台電一千億元,遭藍白質疑。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接受本報「官我什麼事」專訪直言,台電的虧損與核能政策沒有直接關聯,主因在於大幅吸收民生與產業用電成本;他也喊話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自花蓮去年發生○四○三強震以來,台電已補貼當地四千萬元電費,希望這次花蓮也能當台電的後盾。
官我什麼事專訪 直言台電虧損與核能沒關聯
張惇涵說,他要特別誠懇地呼籲傅總召,當產業的後盾、當人民的後盾,也可以思考「當台電的後盾」。特別條例之所以編列對台電的撥補預算,在於賴總統與卓揆舉辦的十幾場產業座談中,業者共同的心聲就是透過撥補台電穩定電價,進而抑制通膨。
張惇涵直言,「台電的虧損與核能政策沒有直接的關聯性」,馬英九總統執政時,台灣有六部核電機組在運轉,馬政府八年任內還是有調漲電價,因為國際原物料上漲、電價就可能隨之調漲,因此如果直接把台電虧損與核能政策劃上等號,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說法。
張惇涵說明,台電虧損主因在於從二○二二年烏俄戰爭爆發後,大幅吸收民生與產業用電成本,三年來補貼民生用電近二六○○億元、產業用電約三四○○億元,離島及偏鄉因基礎建設不發達,發電成本較高,金門每發一度電約虧損六元、馬祖則超過十五元。
張惇涵提及,去年○四○三花蓮強震發生一年來,台電補貼花蓮受災戶、當地食材業者等,累計約四千萬元電費,當花蓮不幸遭遇天災時,台電當花蓮的後盾,現在他也要誠摯地呼籲傅總召,「這一次,花蓮可以當台電的後盾」,希望朝野團結因應美國關稅衝擊,理性審議預算,讓國家往前走。
至於台灣與美國第一階段談判進度,張惇涵說,目前進展是正向、堪稱順利的,雙方溝通管道順暢,談判節奏依序推進,台灣的AI、ICT、半導體等產業有七成銷往美國,在美國「再工業化政策」下,台灣的科技製造業應本於既有優勢拓展合作,進一步創造台美互利互補的空間。
張惇涵重申,任何有助於全民利益、國家利益的採購與合作,包含國防、能源等,政府都願列為雙方談判標的。去年台灣對美出口占總出口約廿三%,還有七十五%以上產品銷往其他國家,台灣不會放棄這些市場,包括東南亞、歐盟、CPTPP國家等區域的內需市場,也希望與更多民主國家合作,打造更強韌的「非紅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