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05:30

川普2.0登場,股匯震盪加劇,今年以來基金市場明顯轉冷。(資料照)
2024年可說是指數型股票基金(ETF)最風光的一年,規模膨脹了2.5兆,推升各式境內發行基金總規模達9.5兆,2025年挑戰10兆目標僅一步之遙;但川普關稅罩頂、新台幣匯率巨震,澆了市場一桶冷水,不僅國內股票型ETF規模原地踏步,跨國債券型ETF更是倒退嚕,10兆目標恐怕是「咫尺天涯」。
相較壽險業2024年有10個月「入不敷出(保費收入減去保險給付)」,全年現金淨流出2695億元、創歷年最高,不少金控集團中,投信、券商事業似乎取代了壽險,成為金控的當紅炸子雞。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24年各式境內發行基金規模從前一年底的6.7兆成長到9.5兆,ETF是最大功臣,從3.8兆膨脹到6.3兆,貢獻了整體規模成長2.8兆中的2.5兆;其中國內股票型ETF從1.4兆倍增到2.7兆、跨國債券型從2兆大增至3兆。
但隨著川普2.0登場,股匯震盪加劇,今年以來基金市場明顯轉冷。受到ETF規模「原地踏步」影響,到今年4月底整體基金規模還是停留在9.5兆左右,其中股票型ETF僅從2.7兆微增至2.8兆,債券型ETF更因美債殖利率飆升,且新台幣升值匯損,造成淨值大減,規模從3兆倒退嚕到2.8兆,原市場期待的Fed降息「送分題」逆轉成「送命題」;這下子10兆目標看似很近、卻怕是相隔天涯。
ETF市場大熱,投信打著各式旗號狂募新基金,從去年1月底的227檔、到今年4月已增至267檔,以國內股票型、跨國股票型及跨國債券型最多,也推升ETF整體規模暴增;但當股債波動嚇壞了投資人,就出現「僧多粥少」效應,於是就出現強迫員工銷售、透過理專引導民眾借貸投資等ETF募集之亂。
主計總處上修2025年超額儲蓄(儲蓄減去投資)預測,估衝4.58兆,超額儲蓄率衝破17%,將雙創新高,反映出台灣錢淹腳目,基金市場理當有實力可破10兆規模,短期波動對主管機關與業界來說,未嘗不是整頓與檢討的好時機。(高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