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23 06:06

台海衝突機率升至12%?外資:任何入侵風險都難以對沖

2025/05/22 15:45  
川普上任後,美中緊張加劇,導致外資對中國侵犯台灣更加擔憂。(法新社)
陳麗珠/核稿編輯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路透》22日報導,外資曾經無法想像中國會入侵台灣,但隨著川普成為美國總統,許多人認為必須為這個風險做好準備。然而,外資無法找到適切方法,因為任何入侵的風險都難以對沖。
實施民主制度的台灣長期以來一直是美中關係的爭論點,自今年1月川普入主白宮,並公布引發市場動盪的貿易關稅以來,美中關係進一步惡化。外資擔心,如果中國試圖佔領其認為的「神聖」領土,就有可能引發戰爭,導致台灣不再是一個擁有自己貨幣和身份的市場。
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說,選項僅有兩個:完全退出台灣市場,或繼續投資並期望一個最好的結果。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全球對沖基金公司Aravali Asset Management投資長戴夫(Mukesh Dave)表示,任何台灣遭入侵的風險都難以對沖,「你無法結算任何交易,貨幣可能完全消失。你要嘛像往常一樣繼續投資,要嘛就一走了之」。
今年稍早,中國入侵台灣的機率在加密貨幣預測市場平台Polymarket上,已從接近0上升至12%。今年以來,心存忐忑的外資已賣超台股近110億美元(約3331億台幣),不過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出於對關稅和經濟衰退的擔憂。5月以來,外資試探性地重返台股,但台股加權指數迄今仍下跌6%。
儘管美國長期以來對台灣奉行「戰略模糊」政策,並未明確表示是否會對台灣遭受襲擊做出軍事回應,但前美國總統拜登在任內曾表示,如果中國襲台,美軍將保衛台灣。這種情況在川普上任後又陷入模糊,且川普大談新全球秩序,無視俄羅斯佔領烏克蘭大片領土,導致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引發對美國保護台灣的質疑。
高盛集團的「兩岸風險指數」透過統計提及緊張局勢的新聞文章數量,來衡量地緣政治風險的強度,自去年川普贏得美國大選以來,該指數一直在上升。
保富資本集團(Balfour Capital Group)投資長勞倫斯(Steve Lawrence)表示,如果發生針對台灣的侵略,投資決策將變得兩難,要嘛繼續持有並吸收極端波動,要嘛迅速退出以保住資本。
鑑於台積電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也是半導體產業的領袖,且輝達和蘋果等重量級公司都是客戶,Aravali的戴夫表示,「台積電規模如此大,投資者的預期是美國將保衛台灣,並堅決保衛台灣,這就是希望」,但台積電同時也是川普的攻擊目標。
台灣本地基金經理人表示,雖然投資人可能無法對沖實際戰爭的風險,但他們可以選擇對沖因戰爭恐懼而可能出現的市場下跌風險。
不過,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對這種對沖的必要性表示懷疑,他認為外資誤判兩岸戰爭的風險程度,「我們不應該從地緣政治風險的角度來解讀,關鍵問題是關稅」。
全球退休基金顧問公司美世(Mercer)的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努祖姆(Rich Nuzum))表示,他的客戶認為最好的選項是分散投資,「我認為針對危機的壓力測試已愈來愈多」。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