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5-05-25 17:16
《基金》投資人憂配息縮水 挑對ETF年化最高逾10%
時報資訊
2025年5月25日 週日 下午4:15
【時報-台北電】近來不少投資人手中ETF配息金額縮水,擔心「高息時代」已近尾聲。不過,5月23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市場上多檔台股ETF仍可交出年化配息超過10%的成績單,高息商品仍有機會,只要選對標的,現金流仍可穩定入袋。
據CMoney數據,在台股ETF中,元大高股息以13.38%年化配息率居冠;群益台灣精選高息與大華優利高填息30緊隨其後,年化配息分別為12.13%與12.10%。值得留意的是,配息排行榜前10名中,僅富邦特選高股息30為月配型,其餘全為季配息ETF。法人指出,這些目前配息相對高的高配息ETF多發行超過一年,篩選機制成熟,能掌握全年除息時點,配息型態也逐漸穩定。
隨第二、三季除權息旺季來臨,市場氣氛轉趨正向。第一金工業30 ETF經理人曾萬勝表示,近期台股受惠大型科技股反彈與資金回流,指數站上21000點之上,後市可望呈現區間向上格局。
大華優利高填息30經理人郭修誠也提醒,高殖利率個股若缺乏基本面支撐,配息可能只是「左手換右手」,長期報酬難保,選股應回歸營收穩定與歷史填息能力,建議可透過高股息ETF的指數化篩選機制,降低人為操作偏誤,掌握多元產業股息來源。
除了台股ETF之外,債券ETF及海外股ETF年化配息率雖不如台股ETF高,但其中也可以找到配息率相對高的標的,財富管理專家提醒,挑選高配息ETF並非單純比較殖利率數字,更應了解該ETF背後的成分股構成、追蹤指數邏輯與配息頻率。此外,投資人也應區分「真收益」與「本金配息」,避免因淨值下滑或非營運收益配發而誤判獲利狀況,尤其在債券與海外ETF中,利率與匯率風險也需納入評估。(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惠聆、孫彬訓/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