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靓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7-05 07:18

關稅戰+信用管制雙夾擊 陳勝宏:政府應出手救房市了

王莫昀/台北報導
2025年7月5日 週六 上午4:10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指出,政府現在應該出手救房市了!(王莫昀攝)
面對關稅戰與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雙重夾擊,台灣房市買氣明顯降溫。「政府現應出手救市了!」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指出,當前台灣房市面臨多重壓力,從外部關稅戰,到內部房貸信用管制、建築成本壓力,層層夾擊之下,政府若不鬆綁政策,恐導致建築業連鎖崩盤,衝擊整體經濟。
川普發動關稅戰,新台幣暴力升值,令當前房市雪上加霜。陳勝宏表示,買房需要現金流,但企業在面對出口競爭力下滑與潛在稅負增加的背景下,現金配置更為保守。「現在的狀況是,企業要考慮未來的稅務成本,現金流都被調往其他用途,這邊(房市)就沒子彈了!」
資金調度難 房市沒子彈
針對日前傳出部分企業因產業風險升高,將原本要投入產線的資金轉而停泊在房地產,陳勝宏表示,這種情況僅出現在「現金流有餘裕的公司」,不是普遍現象。「企業主原本是高價房的主力客群,現在他們都在籌錢應付關稅和匯損,哪還有心力買房?」
以1戶總價2億元的豪宅為例,現行房貸僅能核貸3成,買方需自備1.4億元現金。陳勝宏說,「這不是沒錢,而是資金調度難度大。這種購買條件,讓不少有能力的買方也選擇暫緩入市。」
「川普的政策會加稅,加多加少只是程度問題,但對傳統產業的打擊一定是最嚴重的。」陳勝宏說,這些產業利潤本來就不高,一旦加稅,競爭力就會被削弱,進一步拉低整體經濟動能,連帶影響房市信心。
內憂加外患 量縮價持平
房市面臨外患,還有內憂,選擇性信用管制及後續的加強金檢,重擊房市信心。對外界預期2025年住宅買賣移轉量將下探28萬棟以下,陳勝宏分析不無可能,「量縮價平」是今年主基調。
陳勝宏憂心建商當前還面對三大資金難題:一是建築成本上升,二是土建融受到限制,三是交屋時消費者因貸款成數降低無法順利移轉,連帶拉高建商財務槓桿風險。
政府的強力打房已使中小型建商難以生存。「打房時間拉長,銷售疲軟,大家都面臨資金壓力。」陳勝宏指出,小型建商多採合建模式,從談合建到實際開工耗時多年,但過去2、3年物價漲3到5成,工資也漲5成,利潤根本無法應付成本上升,蓋完就是虧本。此外,有些民眾之前買房,如今因為第七波管制,貸不到原本的成數,資金出問題,最後建商收不到尾款,在在加劇小型建商經營難度。
衝擊百萬人 政策應鬆綁
「建築業是『百業火車頭』,若崩下去,會衝擊整個台灣經濟、消費力與稅收。」陳勝宏呼籲政府,「現在應該要鬆綁政策、拯救房市。」
他指出,全台約有12500家建設公司,若每家平均雇用10人,就有超過12萬名從業人員,若再加計房仲、代銷、裝潢、鋼筋、水泥、玻璃等上下游行業,牽涉人口破百萬。「這不是單一產業問題,是整體經濟的結構風險。」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