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25-07-26 07:18

難走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難--1

難走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難--1
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在1962年對美國人民演講時說:「我們選擇在這個年代登月,不是因為它簡單,正是因為它難。」也正是這句話,激勵了一代美國航天人,最終完成了當時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登月任務。
徐小平說:「當有兩件事擺在你面前,一件你輕鬆可以上手,一件需要你從頭學習摸索,別猶豫,選那件難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每次都是那件更難的事情成就了更大的成果。我所認識的所有高手,都有一種『舍易求難』的本能。」
或是出於本能,或是因為惰性,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大多數人更願意做那些看起來比較容易事,儘可能避開困難的事。同樣,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也傾向於尋找捷徑,而不是直面問題本身。
潛意識裡的想法大概是:做困難的事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而且是否能達到目的還是個未知數,一旦失敗,得不償失。做簡單的事能儘快見效,代價也最小。
這種想法看上去很聰明,好像是一個經濟上尋求最優解的方法。其弊端在於只看到了做困難的事所付出的代價,而沒有看到在這一過程中所收穫的成果。
比如,一個程式設計師遇到了一個技術難題,他可以選擇直接去詢問更有經驗的人,也可以選擇踏遍網際網路、翻閱若干教程、書籍去研究解決方案。
雖然第二種方法耗時費力,但在攻克難題的過程中,他還知道了類似的問題到哪能找到參考方案,哪個網站有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哪些書是該領域內最經典的著作,或者還會遇到其他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們遇到的問題往往都不是孤立的,如果你遇到了某個問題,那麼很可能你將來還會遇到類似的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剛開始可能比較難,以後會越來越容易。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