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 05:30

川普預告最高250%的藥品關稅,衛福部長邱泰源昨表示,已部署四大策略,確保臨床用藥不中斷、保障民眾醫療權益。(記者方賓照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預告將分階段對進口藥品加徵關稅,最高達二五○%。消息一出,引發各界關注對全球藥品供應與台灣用藥穩定性的衝擊。衛福部長邱泰源昨表示,衛福部已部署四大策略,從「強化供應預警、提升藥品儲備、確保藥價合理、鼓勵在地生產」全面因應,確保臨床用藥不中斷、保障民眾醫療權益。
確保臨床用藥不中斷
藥界憂心,美國對藥品課徵高額關稅恐引發全球藥價連鎖上漲,雖然對台灣的直接衝擊有限,但歐盟藥廠可能將出口美國的損失轉嫁至其他市場,導致進口藥品價格調升,我國目前使用量大的肺癌用藥、肺動脈高血壓藥、乳癌內分泌藥等皆為歐洲專利藥,恐成首波受影響藥品;而原料藥多仰賴中國與印度進口,受美國關稅影響,也可能推高本土學名藥價格,進一步加重健保財務壓力與民眾負擔。
邱泰源指出,衛福部已透過食藥署與健保署啟動應變,包括強化藥品供應預警機制、提升進口藥品安全庫存、進行價格調整評估與鼓勵藥廠在地製造。針對美國製藥品,食藥署已完成盤點,並要求許可證持有商掌握供應風險,同時針對罕藥、生物製劑等高風險藥品加強追蹤,提前因應潛在短缺問題。
藥物儲備方面,已請業者主動提升藥品安全庫存量,尤其針對可能受關稅影響的輸入藥品,預作因應。並鼓勵藥廠擴大原料藥來源,降低對單一國家如中國、印度的依賴,強化原料儲備安全。
對於藥價波動問題,邱泰源說,健保署已依「健保支付標準」規定,開放廠商提出價格調整申請,讓藥廠可因應成本變動,維持市場供應穩定,避免藥品退場或短缺。政府也透過輔導與加速審查機制,協助國內業者強化學名藥、生物相似藥與創新藥品的在地製造能力,提升整體產業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