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09 17:06
7月出口年增42%/連三月創高;Q3正成長機率高
2025-08-08 20:11:08 記者 丁于珊 報導
財政部今(8)日公布7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7月出口566.8億美元,連續三個月創下歷史新高,月增6.3%、年增42%(左圖),年增幅度亦創15年來最強增速,並且是連續21個月正成長;累計今(2025)年前7月出口3,399.4億美元、年增28.3%。7月進口423.4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次高,月增2.6%、年增20.8%;累計前7月進口2,698.9億美元、年增20.5%。
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指出,7月出口表現持續亮眼,主要可歸納三個因素,其一是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AI)商機擴散,同時帶動相關硬體設備及零組件出現升級與高階化;其二,國際品牌行動裝置及部份科技產品進入新品鋪貨期,第三,美國對等關稅延至8月初,部分客戶把握最後寬限期,加速採購。進口表現亦相當不錯,同樣可歸納三個因素,第一是反應科技產業鏈國際分工架構;第二,因應AI熱潮以及即將來臨外銷旺季,帶動備貨需求;第三,國內廠商在半導體設備採購動能持續強勁。
在7月主要貨品出口表現方面,11個主要貨類中,有9個貨類上升、2個貨類下降,其中以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表現最為強勢,佔總出口比重高達四分之三;反觀電子與資通以外貨類平均增幅僅6%,佔總出口比重因此滑落至24.8%的新低點。
資通與視聽產品7月出口值續攀新高峰、達242.3億美元,年增87.1%,其中電腦之零附件大增5.3倍,另外包含伺服器、顯示卡出貨也維持活絡;累計前7月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值達1261.4億美元,與2024年全年高點僅差64億美元,顯示8月將可提前刷新歷年全年新高紀錄。電子零組件受惠於先進製程晶片需求殷切,7月出口值以184.2億美元,寫下歷年單月次高紀錄、年增34.1%。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7月出口合計達426.5億美元,佔總出口比重達75.2%,兩項指標均為歷年單月最高,年增率為59.8%。
其於貨類表現方面,以基本金屬、塑橡膠及其製品表現最弱勢,主要仍受國際間產能過剩壓力及油價下滑影響,7月出口分別年減1.8%、4.6%;電機產品與機械產品則受惠於AI應用帶動電源供應器、冷卻設備等需求,加上銷往日本、中國與香港、歐洲半導體設備大幅增長,推升7月出口分別年增14.8%、14%。
在主要出口地區表現上,五大市場同步走高,其中美國與東協出口值均創下單月新高紀錄,7月對美國出口值為186.5億美元、年增62.8%,主要反應提前採購潮、AI商機、供應鏈重組及美國振興製造業政策。另外,蔡美娜指出,累計前7月對美國出口值達975.4億美元,與2024年全年歷史高點僅相差138億元,預期最快8月、最慢9月對美國出口將可提前改寫歷年新高紀錄,而累計前7月對美國出超697億美元,已超越2024年高點,提前改寫新紀錄。
對東協7月出口值116.3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年增71.6%,為15年來最強增速,其中以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位居兩大引擎,加上電機產品、光學及精密儀器四個貨類排名都進入歷年單月前三高。對歐洲出口止跌回升、年增4.1%,主要因銷往德國電子零組件與運輸工具大幅增長;對日本因電子零組件拉貨後繼無力,年增率收縮至0.5%。
對中國與香港因電子零組件拉貨動能增強,7月出口年增23.9%,且過去半年都維持兩位數增幅,顯示對中國與香港出口回穩態勢逐漸明朗。不過蔡美娜提到,對陸港出口達雙位數成長除了AI商機火熱外,一方面也因2024年同期基期偏低,以及中國政府採行刺激經濟政策,但目前觀察政策效益已有遞減,且中國內部過度競爭問題尚未解決,房市也仍在掙扎當中,對陸港出口雖有回穩,但並非重返榮耀。
觀察7月中國與美國兩大經濟體佔總出口比重,分別為25.4%、32.9%,創下2001年2月以來新低、1990年10月新高,尤其對美國出口已經連續三個月位居我國第一大市場。
展望後市,財政部預估,8月出口有望持續突破500億美元,介於510-532億美元,年增17%-22%,為連續22個月正成長。
蔡美娜表示,因AI熱潮及新興科技商機持續,國內廠商在科技業上游供應鏈具有關鍵優勢,因此即使有美國對等關稅陰影籠罩,但AI相關產品出貨沒有弱化,反而因急單紅利更為強勁,帶動近幾個月出口大幅成長,且國內主要科技業領導廠商都表示,目前為止並未看到客戶行為有明顯或重大改變,AI長線發展趨勢已然確立,這對於以電子與資通產品為主力的我國出口為一大利多,因此預期2025年全年出口總值將會首度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且樂觀看第三季將持續正成長。
蔡美娜進一步解釋,主計總處原先預估第三季出口可能轉為負成長,但7月出口表現亮眼,8、9月平均每月出口只要達到337億美元,第三季就能與2024年同期持平,因此預期2025年第三季維持正成長非常有機會;而主計總處將於下周釋出最新預測,看好對於第三季及全年表現都有上修空間。
至於對等關稅對出口影響,蔡美娜表示,經濟部估算對等關稅適用產業對象約佔我國對美出口兩成左右,而根據行政院委託智庫研究顯示,以20%暫時性稅率估算,我國對美出口約減少9%-12%,以中間值一成、對我國影響時間點為8-12月份計算,輔以2025年對美國出口平均每月約140億美元,預估對等關稅約使我國對美出口減少70億美元,以主計總處預估全年出口5200億美元來看,佔比僅約1.4%左右。不過蔡美娜也強調,個別廠商差異很大,若以美國市場為主廠商將會受到較嚴重衝擊。
(圖片來源: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