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 12:20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擬對半導體課徵100%關稅,外媒列出半導體關稅對台灣經濟影響的3種可能性。(路透資料照)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公布擬對半導體課徵100%關稅,外媒報導警告,全球可能再次引發衝擊,也可能對仰賴晶片出口的台灣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並列出半導體關稅對台灣經濟影響的3種可能性。
根據《彭博社》報導,報導指出,目前關於川普所提關稅的實施仍有限,包括稅率範圍、實施時間,以及是否真的對(蘋果)、輝達(NVIDIA)等在美投資企業給予免稅,皆尚未明朗。
不過美國4月11日的半導體對等關稅入境清單指出,未來可能適用關稅的產品涉及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等電子商品,這些商品在2024年佔台灣對美出口關稅超過6成。
考慮到不確定性,彭博經濟學家先以「25%有效關稅」,評估對台灣經貿潛在影響。這25%假設的根據是,在100%的晶片關稅下,台灣有75%產品豁免,其餘25%被課100%關稅,那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對台灣輸美商品課徵的有效關稅稅率,將從目前的9.2%上升至25.1%,高於去年平均0.9%。
報導推估,若以25%關稅且無豁免為基準情境推算,未來5年台灣將對美整體出口關稅已超過50%。
若稅率提高至100%關稅,剩餘的晶片出口將再減半,台灣整體對美晶片出口減幅將達約75%。
若只有25%的台灣輸美晶片,適用川普威脅課徵的100%關稅,其餘75%可豁免,則台灣對美整體晶片出口將減少20%,對美整體出口下滑12%,中期可能拖累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約1%。
此外,若川普的關稅政策延後實施,反而可能促使業者提前備貨、加速出貨,可望短期內拉升台灣第3季經濟表現。
不過若最終僅有限豁免或全無豁免,台灣對美出口恐減34%,GDP損失最高可達2.5%。
目前台灣出口至美國的晶片幾乎佔據零關稅優勢,有助於提升交易並帶動經濟動能,《彭博》提醒,一旦失去零關稅優惠,恐擴大對製造業與出口的全面衝擊,後續發展仍須密切觀察美方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