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10 06:14

美國汽車業籠罩關稅陰霾 車用晶片稅率是100%還是25%?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2025-08-09 14:00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丟出一顆「關稅震撼彈」,打算對進口半導體課徵 100% 關稅,美國汽車業嚴正以待,巴克萊分析師研判,若車用晶片被貼上「獨立元件」標籤,那可就是 100% 的高關稅重擊,供應鏈價格可能一路漲到車主手上。



美國汽車業籠罩關稅陰霾 車用晶片是100%還是25%?(圖:shutterstock)



川普擬對進口半導體徵收 100% 關稅,但具體適用於汽車用晶片的範圍仍未確定,使美國汽車業處於觀望狀態。



根據巴克萊分析,汽車製造商可能受惠於現行貿易關稅豁免條款,避免與其他汽車零件關稅重複課徵。然而,關鍵在於海關是否將車用半導體視為獨立元件,若如此,將需承擔全額 100% 關稅,恐推高供應成本並影響車價。

目前,美國對進口車輛與零件已課徵 25% 關稅,並於今年 4 月明確規定,已被汽車關稅涵蓋的產品,不會再額外徵收鋼、鋁或其他材料的關稅。

市場人士推測,若半導體嵌入整車或零件中,可能沿用現行 25% 汽車關稅標準。

多數汽車製造商透過一級供應商採購半導體,例如用於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與數位控制的電子組件,預計短期內衝擊有限。但供應鏈中高晶片含量零件的進口商,尤其向北美輸入的廠商,可能首當其衝。

另一方面,部分半導體企業可能完全避開新關稅,包括德州儀器 (TXN-US)、恩智浦(NXPI-US) 與 Analog Devices(ADI-US),因其在美國擁有生產基地,有望獲得豁免。三星與台積電 (TSM-US) 則因已在美國投資或規劃建廠,亦可能被排除在關稅範圍之外。

分析師指出,即使對整車廠的最終成本影響有限,供應商壓力仍不可忽視,部分成本勢必沿供應鏈轉嫁。隨著半導體在電動車動力系統、車載資訊娛樂等領域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汽車產業對貿易政策的敏感度將持續升高。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